流浪猫被当“移动血包”榨干?动物血库的暴利黑幕藏不住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7:09 1

摘要:广州一位志愿者见过更触目惊心的场景:三百多只供血猫挤在狭小的鸡笼里,旁边散落着夭折的幼崽,食碗里是发霉的食物。所谓的 “采血点” 连基本消毒都没有,穿着白大褂的人按住狸花猫就扎针,成年猫一次被抽走一半血量,而规范标准里每公斤体重抽血绝不能超过 10 毫升。这些

广州一位志愿者见过更触目惊心的场景:三百多只供血猫挤在狭小的鸡笼里,旁边散落着夭折的幼崽,食碗里是发霉的食物。所谓的 “采血点” 连基本消毒都没有,穿着白大褂的人按住狸花猫就扎针,成年猫一次被抽走一半血量,而规范标准里每公斤体重抽血绝不能超过 10 毫升。这些血被分装成袋,以 800 元一袋的价格卖给宠物医院,几十块成本瞬间翻出三十倍暴利。

更荒唐的是宠物医院的 “两面派”。一边对猫主人谎称血源来自 “正规捐献”,一边偷偷从 “生物科技公司” 进货。佛山的崔先生就遭遇过:自家 9 斤的猫给流浪猫捐了 43 毫升血,医院连配型带输血收了近 700 元,而地下血库的血 50 毫升能卖到 800 元以上。更有甚者,连寄养的宠物、执行安乐死的猫狗都不放过,趁主人不知情抽血贩卖,一毫升卖 80 元。

这一切的根源,藏在监管的空白里。我国 7153 万只宠物猫的输血需求,全靠三种渠道支撑:自家宠物互助、民间爱心捐血、商业血库。可民间互助本就零散,一只猫捐血后要间隔 6 周才能再捐,根本填不满缺口。商业血库趁机钻了空子 —— 没有行政法规约束,没有强制标准规范,设立条件、采血频率、动物福利全是 “商家自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权责不清,即便曝光乱象,也常因 “暂未发现违法行为” 不了了之。

最让人心寒的是 “血猫” 的宿命。它们大多是流浪猫,被抓来后没有健康检查,更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猫的血型分 A、B、AB 型,必须配型才能输血,可地下血库哪管这些?只要体重够 8 斤、能抽血就留着,抽废了就随意丢弃。而那些真正需要输血的宠物,输了来源不明的血,可能染上传染病,反而加速死亡。

其实解决办法并不复杂。律师早就建议:制定宠物血库法规,明确设立审批和处罚标准,建立跨部门监管机制。像民间发起的宠物互助社群就很有效,猫主通过群聊对接用血需求,给捐血者 300-500 元补贴,既安全又透明。可现在没人愿意花力气建正规血库,反而盯着流浪猫的 “无成本血源”。

当一只流浪猫对着人类摇尾乞怜时,它盼的是一口吃的,不是致命的陷阱。7153 万只宠物的健康需求,绝不能靠牺牲流浪动物来满足。监管再跟不上,“救宠物” 的血库就会变成 “杀动物” 的屠场。是时候给动物血库立规矩了 —— 不仅要管血源,更要守住底线:生命从无贵贱,哪怕是流浪的小生灵,也不该成为牟利的工具。

来源:涛哥话天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