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片横亘在中缅印交界处的原始丛林,本应是地图上一片沉默的绿色。但在一九四二年的夏天,却成了中国远征军的人间地狱。一场比和日军作战更为残酷的生存之战在野人山展开。
这片横亘在中缅印交界处的原始丛林,本应是地图上一片沉默的绿色。但在一九四二年的夏天,却成了中国远征军的人间地狱。一场比和日军作战更为残酷的生存之战在野人山展开。
这片丛林,并非世外桃源。而是一位沉默冷酷的杀手,用无数种方式吞噬着远征军战士的生命。
首先是无处不在的“微型死神”蚂蟥,它们如雨点般从树叶上坠落,钻入衣领、袖口,悄无声息地饱饮着战士们的鲜血。伤口在湿热中迅速溃烂,化脓生蛆。紧接着毒蚊则编织着一张无形的死亡之网,它们传播的疟疾和回归热,战士们在持续的高烧与剧烈的寒战中,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
夜间,毒蛇在身旁游走,一次不经意的翻身,可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而比病痛更折磨人的是饥饿。 干粮很快告罄,丛林却吝于提供食物。战士们开始尝试一切看似可入口的东西。然而,许多美丽的果实与菌类都暗藏杀机。
史料记载,士兵胡珊因误食一颗毒果,腹痛如绞,最终在战友无助的注视下痛苦死去。“断肠草”马钱子等剧毒植物,让寻找食物的过程变成了一场生死赌博。
另外,环境本身,就也是一个大陷阱。 所谓道路,是深不见底的沼泽泥潭,一旦陷入便难以挣脱。狂暴的雨季让山洪随时可能倾泻而下,冲走疲惫的行军队伍。更可怕的是那弥漫在山谷间的“瘴气”——动植物腐烂产生的有毒气体,吸入后令人头晕目眩,乃至昏迷不醒。落单者,还可能遭遇象群、黑熊等猛兽的袭击。
然而,物理生命的消亡,或许还不及精神绝望的万分之一。看着身旁的亲密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从鲜活的生命迅速化为白骨,这种心理的摧残,远比蚂蟥和毒蛇的啃噬更为难受。前路漫漫,归期何处?绿色的穹顶之下,希望是比粮食还要稀缺的东西。
据统计,约有四万将士踏进野人山,最终走出来的,仅三千余人。这意味着,每前进一公里,就有数名士兵永远倒下。 这座充满绿色的原始森林成了许多战士们的绿色墓碑。
八十多年光阴流逝,野人山的草木或许更加茂盛,但有无数年轻的生命却永远留在了那座原始森林。
来源:3C捕快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