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市场监管局走进高校普法筑牢大学生金融与消费“安全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14:04 1

摘要:10月28日,湖北省黄石市市场监管局携手湖北师范大学,共同开展“校园贷普法宣传暨预防虚假违法广告专题讲座”。近100名在校大学生踊跃参与,现场发放校园贷普法宣传单页500份。依托政产研学协同模式,这场兼具法律专业性与实践指导性的“安全防护课”,让大学生群体直面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10月28日,湖北省黄石市市场监管局携手湖北师范大学,共同开展“校园贷普法宣传暨预防虚假违法广告专题讲座”。近100名在校大学生踊跃参与,现场发放校园贷普法宣传单页500份。依托政产研学协同模式,这场兼具法律专业性与实践指导性的“安全防护课”,让大学生群体直面风险隐患,掌握维权技能。

作为黄石市广告领域政产研学实践课堂的关键落地活动,本次讲座创新采用“监管部门送法进校园+高校搭台育人才”合作模式,打破法律法规宣传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壁垒,精准破解校园贷、虚假广告等高频风险痛点。授课专家结合多年广告监管一线经验,围绕八大核心板块系统讲解,既深入解读法律条款、剖析真实案例,更提炼政产研学实践中的实用经验,让普法内容“听得懂、用得上”。

在校园贷普法环节,专家团队直击“无抵押、秒到账”“零首付、逾期不怕”等违法广告话术陷阱,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法典》为依据,拆解三类典型案例:一是“购物分期隐藏收费”,揭露分期协议中未明确标注的服务费、违约金等隐性成本;二是“低息应急诱导”,戳穿“日息低至0.01%”背后的高年化利率陷阱;三是“创业扶持贷诈骗”,警示以“大学生创业补贴”为名的虚假贷款骗局。同时,专家明确2025 年民间借贷合法利率上限,并给出四项实操建议:一是仔细识别话术漏洞,对“无条件放贷”“无利息”等宣传保持警惕;二是理性规划消费,避免超前消费引发借贷需求;三是做好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四是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关注监管部门发布的风险警示,从源头远离非法校园贷。

针对大学生高频接触的虚假违法广告,讲座聚焦六大领域逐一拆解,提供针对性防范方案。

此次教育培训讲授重点聚焦公务员考试培训广告。随着202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临近,371.8万人报考的激烈竞争下,各类公务员培训机构扎堆涌现。专家揭露“考公保过班”“命题组名师授课”等常见骗局,指出此类宣传多存在资质造假、承诺无法兑现等问题,指导学生通过“四步验证法”选择正规机构:查培训机构营业执照与办学许可证、核授课教师从业资质与教学经历、验宣传内容是否与实际课程一致、签正式合同明确退费条款。

在求职兼职类广告领域,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部分企业以“高薪兼职”“内推实习”为噱头欺骗大学生。专家拆解“高薪打字兼职先交押金”“付费内推名企实习”等典型套路,强调“先交钱一律拒绝、内推信息先核实”的核心原则,建议学生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正规招聘平台获取兼职信息,避免轻信社交软件中的“点对点”招聘广告。

讲座中还简单介绍了在商品促销、医疗美容、社交网恋类广告中,分别给出“问清福利细节”“核查机构与医师双资质”“验证同校用户真实性”等针对性技巧。

此外,本次讲座深度融入政产研学合作成果,特别增设 “大学生直播带货规范”与“人工智能识别虚假广告”内容。专家团队结合其他地市大学生直播带货政产研学项目案例,分享“场景化引流、专业化协作、真诚化互动”三大实操技巧,同时警示“杜绝虚假宣传、规避侵权风险、严守平台规则”的红线,并以“直播虚假宣传被罚”案例强化警示效果;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详细介绍DeepSeek、豆包、Kimi等工具在识别广告合规漏洞、适配校园场景、核查信源真伪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学生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以前总觉得校园贷、考公等虚假广告离自己很远,听完讲座才发现陷阱就在身边。特别是老师讲的直播带货技巧和AI 识别方法,既实用又贴合我们的需求。”参与讲座的部分学生代表表示。该校老师彭静表示,此次政产研学合作模式为高校学生权益保护工作提供了新路径,后续将结合讲座内容开展系列科普活动,推动法律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安全防护盾”。

下一步,黄石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政产研学协同机制,联合高校打造“校园消费安全共同体”,通过案例巡讲、实践课堂等形式,将普法宣传从“课堂”延伸到“校园生活全场景”,切实守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助力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校园市场环境。(邹江波 陆明)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