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猪要变“餐桌肉”?食品厂被曝用死猪加工,官方公布处理结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13:13 1

摘要:这样触目惊心的场景,被网友拍视频曝光后,瞬间引发全网关注,大家都觉得这些来源不明的死猪,若真被这家企业用于加工,最终很可能变成餐桌上的肉品。

文| 拾言札记

编辑 | 拾言札记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广东一家挂着“食品公司”牌子的厂区里,死猪被随意堆放在空地、厂房,甚至装满了小型运输车。

这样触目惊心的场景,被网友拍视频曝光后,瞬间引发全网关注,大家都觉得这些来源不明的死猪,若真被这家企业用于加工,最终很可能变成餐桌上的肉品。

消息发酵后,不少人越想越后怕:这些死猪是病死的还是中毒的?已经有多少类似原料流入过市场?

10月26日,广东一名网友发布的视频引发关注,画面中“广东粤光肉联食品有限公司”的门口与厂区内,露天堆着大量死猪,连一辆小型运输车上都装满了。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食品企业,任谁看了都会不安。

这段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迅速,相关话题很快发酵,大家纷纷讨论,担忧死猪的来源、加工后的流向,更担心食品安全防线存在漏洞,觉得企业这种做法是拿公众健康当儿戏。

10月27日,记者向罗定市农业农村局、素龙街道办事处核实,确认事件发生在罗定市素龙街道辖区。

随后当地多部门立刻联合介入调查,希望尽快查明真相、控制局面。

官方不久后发布通报:现场清点死猪超200头,已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做无害化处理,且明确死猪未流入市场。

同时7名涉案嫌疑人已被控制,相关部门还在追查死猪的来源与流转路径,力求理清整个链条后依法处理。

有人通过天眼查查询“广东粤光肉联食品有限公司”,发现并无该注册企业,进一步查询才知实际涉事的是罗定市素龙街道内一家名称相近的注册公司。

连企业名称都存在问题,很难让人相信其经营会合规。

这家实际涉事企业的经营范围包括批发零售冷冻食品、加工肉制品等,但不含生猪养殖和病死猪处置业务,且经官方证实也不是屠宰场。

显然,它收购、堆放死猪的行为,已超出经营范围,属于违法操作,完全无视相关规定。

调查中工作人员回溯企业以往经营台账,发现其之前没有食品安全相关违法记录,此次是首次暴露重大违规问题。

这一情况也反映出日常监管存在不足,对企业特殊业务环节的排查不够全面细致,才让企业有了可乘之机。

从企业名称含“食品”能看出,它本应专注合规肉品加工,严格把控原料与生产流程,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食品。

可它却违规收购死猪准备加工,既违背了食品企业的基本责任,也突破了法律底线,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死猪加工隐患

死猪来源不明,多因疫病或中毒死亡,体内易携带致病菌、寄生虫或虫卵。

若被制成肉制品流入市场,消费者轻则患急性肠胃炎、出现上吐下泻,重则寄生虫入体或感染重病,甚至危及生命,这类风险直接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绝不能忽视。

正规肉品加工有一套严格流程:养殖阶段检疫生猪健康,屠宰环节检验剔除不合格猪只,加工时还要抽检保障安全,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和记录。

但涉事食品企业完全无视这些,违规堆放死猪准备加工,两者对比之下,其操作的不正规与危害性一目了然。

作为名称含“食品”的企业,本应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起保障消费者健康的责任。

可该企业违规堆放死猪的行为,已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而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规范企业行为、保护公众利益,任何企业都不能逾越这条红线。

此次事件也让公众反思:以往看到部分食品价格远低于同类产品,只觉得划算,如今才意识到低价背后可能藏着原料问题。

这种认知让大家对日常饮食安全普遍担忧,毕竟没人愿意为图便宜,把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吃进肚子。

挑猪肉不踩坑

面对日常的肉制品选购,掌握实用的方法能更好保障饮食安全,尤其是挑选猪肉时,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选对购买渠道,尽量去正规商超、品牌猪肉专卖店或者有固定摊位的大型农贸市场。

这些地方的猪肉大多有稳定的供货来源,还会公示相关的检验信息,比无资质的路边摊或流动商贩更有保障,能减少买到问题猪肉的风险。

其次要仔细查看关键信息,拿到猪肉前,先看摊主是否能提供检疫合格证明,这是猪肉安全的重要凭证;

再观察猪肉本身,新鲜的合格猪肉颜色通常是淡红色或粉红色纹理清晰,用手按压后能较快回弹,表面不会有过多黏液或异味;

另外,包装好的猪肉还要留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开临近过期或包装破损的产品,坚决不买没有任何标识的“三无”猪肉。

如果是购买肉馅这类加工过的猪肉制品,有两个小技巧更放心:

一是可以在正规渠道挑选整块新鲜猪肉,让商家现场绞碎,这样能看到原料的新鲜程度;

二是有条件的话,在家自己用新鲜猪肉制作,比如做饺子馅、包子馅时,自己剁肉不仅能把控肉质,还能避免额外添加的不明成分,从源头确保吃得安全。

结语

食品厂被曝用死猪加工的风波,虽随着官方处理结果的公布告一段落。

涉事人员被控制、死猪完成无害化处理、未流入市场的消息,暂时缓解了公众的焦虑,但这起事件留下的警示并未消失。

食品安全从来不是一次性的“危机应对”,而是需要长期坚守的底线。

从企业守住法律与道德的红线,到监管部门持续筑牢日常防控的堤坝,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唯有各方始终把消费者健康放在首位,才能让大家在面对餐桌时,少一份担忧,多一份安心,真正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1. 闪电新闻

2. 钱江晚报

来源:言上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