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立案不仅是对《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的司法实践,更标志着中国在反“台独”斗争中迈入“精准打击、法治治独”的新阶段。
编辑:画榆林
国台办打算对“台独”的搞事者沈伯洋,和在幕后捧他的小伙伴沈土城来个制裁行动。
早些年,沈伯洋还只是个书本上的知识分子,没想到身兼“犯罪学教父”的角色呢!
当年沈伯洋在“白领罪恶”这一块儿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甚至还在大学里上过课呢!
202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公安机关已对“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正式立案侦查。
这一行动源于其长期从事分裂国家犯罪活动,包括发起“台独”组织、系统性传播分裂思想、煽动台海对立等恶劣行径。
此次立案不仅是对《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的司法实践,更标志着中国在反“台独”斗争中迈入“精准打击、法治治独”的新阶段。
沈伯洋的“台独”轨迹始于其身份伪装。作为台北大学犯罪学副教授,他以“海归学者”形象掩盖激进政治立场,2018年加入民进党后迅速转向极端分裂路线。
2021年,他创办“黑熊学院”,以“民防教育”为名构建分裂思想传播体系。该机构通过“野外生存训练”“无人机操作课程”等看似中立的项目,实质灌输“去中国化”理念,甚至组织模拟“抵抗大陆入侵”的演练。
更具隐蔽性的是其资金运作模式。沈伯洋之父沈土城掌控的兆亿有限公司,长期通过大陆电商平台采购无人机、急救包等装备,转售至岛内后高价卖给“黑熊学院”,形成“用大陆货、赚台湾钱、反中国大陆”的荒诞循环。
国家安全机关查获的邮件显示,该机构还涉及非法收集少数民族基因样本,2021至2024年间向境外传输超5万份样本,涉及12个民族群体,这些数据被用于某西方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多样性研究”项目,严重威胁国家生物安全。
沈伯洋的分裂活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台湾“资通电军”形成深度勾连。该机构长期对大陆和港澳地区实施网络攻击,伪装成黑客组织渗透重点部门网络系统,仅2024年就发起数千次大规模攻击,窃取敏感数据并配合美西方势力发动舆论战。
例如,其通过操控社交媒体账号散布“大陆威胁论”,煽动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敌意,甚至策划“颜色革命”试图扰乱社会秩序。
经济层面的“双面操作”更为恶劣。兆亿公司依托大陆市场获取巨额利润,却将资金注入“台独”政治活动。
2025年6月5日,国台办宣布对该公司实施全面制裁,禁止其与大陆任何组织、企业、个人交易。制裁效果立竿见影:由于高度依赖大陆货源与物流体系,兆亿公司三个月内陷入破产清算。这一案例揭示了“台独”势力“吃饭砸锅”的本质——利用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反噬国家统一。
2024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明确对“台独”行为处以最高无期徒刑的刑罚标准。该文件强调“宽严相济”原则,将广大台湾同胞与极少数分裂分子区分开来,体现对台胞福祉的保护。
沈伯洋案成为该意见的首个司法实践样本。公安机关通过调查取证,掌握其组织“台独”分裂活动、煽动暴力冲突、非法传输基因数据等犯罪证据。
2025年10月的立案侦查,标志着反“台独”斗争从行政惩戒升级为刑事追责。根据《意见》规定,对分裂国家罪的追诉期不受限制,即使沈伯洋逃往境外,中国司法机关仍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此次行动的合法性源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双重保障。《联合国宪章》第二条明确规定“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确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通过“两高三部”联合意见,将国际义务转化为国内可操作的司法标准,形成“国内法与国际法双轨并行”的治理模式。
从程序正义看,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规定。调查过程中,执法部门收集了电子数据、资金流向、证人证言等证据链,确保案件经得起法律检验。这种法治化手段,既区别于历史上对分裂势力的武力打击,也避免了简单化标签化处理,体现现代国家治理能力。
对沈伯洋的立案侦查产生多重效应。经济层面,制裁其关联企业兆亿公司,直接切断“以商养独”的资金链;思想层面,打击“黑熊学院”等分裂思想传播平台,遏制“去中国化”毒苗扩散;法律层面,通过司法程序固定犯罪证据,形成可复制的判例效应。
数据显示,自2024年《意见》出台后,台湾地区“台独”活动频率下降37%,相关网络账号封禁量增长210%。这表明法治手段比单纯行政警告更具持久威慑力。正如国台办发言人强调:“决不允许任何人一边在大陆赚钱,一边搞分裂。”
沈伯洋案折射出两岸关系从“政治对抗”向“法治统一”的转型。过去,反“台独”措施多依赖行政手段,如限制入境、暂停合作等。
如今,司法追责成为主流,通过构建完整的刑事证据链,将分裂行为纳入法律审判框架。这种转变既符合国际社会对“规则治理”的期待,也为未来两岸统一后的法律衔接奠定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大陆在打击“台独”同时,持续释放融合发展红利。2025年前三季度,两岸贸易额同比增长12%,ECFA框架下关税减让惠及数千家台企。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体现对台胞利益的真诚维护,与“台独”势力形成鲜明对比。
来源:青天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