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红毯不戴几百万珠宝,却把真正的渔村老手艺推上热搜榜首,三天销售额抵过去三年总和。
走红毯不戴几百万珠宝,却把真正的渔村老手艺推上热搜榜首,三天销售额抵过去三年总和。
泉州蟳埔女簪花围,2008年进非遗名录,十几年没几个人记得。
老艺人蹲在门口晒太阳,嘴里念叨着没人愿意学,手工三天做一套,鲜花加淡水珍珠,成本不低,机器批量一打,价格砍到零头,年轻人连看都懒得看。
刘亦菲戴着走红毯那天,全网都在问这是什么花。
弹幕刷屏的速度比直播卖货还快,关键词从明星脸瞬间切到福建小渔村。
半小时后,淘宝同款材料包库存清零,店主补货三次,后台显示三百多万成交额,服务器差点挂掉。
福建文旅反应极快,连夜开线上体验课,一百个名额六十秒抢光。
抢到的人把付款截图晒成九宫格,没抢到的人去闲鱼加价求转让。
价格翻了三倍,还有人排队,像极了当年抢冰墩墩。
最让人意外的是山寨速度。
塑料花、3D打印、泡沫染色,一套成本不到五块钱,照片里看不出来,摸着就露馅。
泉州本地人急坏了,一边直播教学,一边在评论区贴对比图,用真花泡水十分钟不变形,塑料花直接漂一层染料。
这波热度救活的不只是手艺。
老嫁妆箱子被重新打开,干茉莉、红玫瑰、白兰花,外婆留下的颜色依旧鲜亮。
民宿老板把真花围挂在门头,拍照收费二十,排队排到巷口。
写字楼白领午休时组团DIY,一边缠线一边拍视频,配文:今天也是渔村女孩。
平台动作同步跟上。
假货链接下架,搜索栏新增鉴别指南。
手艺人直播时不卖货,只讲步骤,评论区刷礼物,主播说钱不重要,怕手艺断在自己手里,现在总算踏实一点。
有人担心火得快凉得也快。
其实热度过去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根本不知道曾经有过。
簪花围能翻身,关键不是明星,而是它本来就好看,只是之前没人看见。
现在的年轻人愿意花时间做手工,也愿意为审美买单,缺的只是一个被看见的机会。
屏幕前的你,老家抽屉里是不是也压着奶奶的花围,或者爷爷的木雕、妈妈的绣片?
拿出来拍张照,发到社交平台,带个地址定位。
也许下一个被疯抢的就是你家角落里的老手艺。
来源:明年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