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3点46分,北京地铁停运,打车软件排号327位的程序员在长安街蹲着啃冷煎饼那一刻决定明天辞职做直播。
凌晨3点46分,北京地铁停运,打车软件排号327位的程序员在长安街蹲着啃冷煎饼那一刻决定明天辞职做直播。
地铁停运不是最难受的事。
难受的是吃完煎饼还得回公司改需求,改完需求天亮了,绩效还是被评了个C。
很多人把这段经历匿名发在短视频里,点赞最高的留言是: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倒霉。
倒霉清单可以列很长:工作八年存款不到六万,房租一次涨八百,相亲对象听完职业直接消失。
这些事单个拿出来都不算新闻,堆在一起就成了压垮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斯坦福实验室2023年做过追踪,相同起点的人里,五年后混得最好的那批,失败次数比普通人多2.7倍。
关键区别在失败后干嘛。
有人回家睡觉,有人立刻找下家,有人干脆把失败过程剪成视频发网上,结果意外成了百万粉博主。
翻身不靠顿悟,靠算账。
把每月账单摊开看,哪些支出可以砍,哪些技能三个月内能换成钱,哪些时间纯粹在耗命。
账算清楚了,人就不慌了。
杭州有个前大厂测试,被裁那天带着赔偿金直接跑去义乌小商品市场蹲了一个月,现在专做跨境冷门玩具,日出千单。
他说秘诀简单:别人都在卷爆款,他专门找没人要的尾货,几毛钱收过来,挂上老外怀旧故事卖三十美金。
抗逆力不是鸡汤,是肌肉记忆。
每次被生活锤完,记录一下怎么熬过来的:是靠着凌晨跑步还是靠给爸妈打电话,或者是把银行卡余额截图设成手机桌面。
下次再遇到事,大脑会自动调取这套流程,省掉崩溃环节。
最浪费时间的,是等好运降临。
好运是动手过程中顺手捡的。
想换赛道,先把简历挂出去面试三家,想搞副业,先花一周摸清平台规则。
人只要动起来,周围的信息流就会变,机会藏在信息流里。
有人担心现在开始太晚。
深圳华强北贴膜小哥三十五岁入行,两年把摊位升级成有三台激光雕刻机的小店。
他说贴膜是夕阳行业没错,但夕阳行业里照样有人日入两千,区别只在于他肯研究新机型,别人守着老手艺。
真正卡死人的是自我设限。
觉得年龄大、没资源、学不会新东西,这些念头比实际困难更狠。
把限制写下来,逐条查案例,很快会发现每条都有人打破过。
谷底时期,把每天做成通关游戏。
早起算一分,拒绝外卖自己做早饭算一分,跑完三公里再得一分。
分值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大脑相信:今天没白过,进度在推进。
翻身那天不会放鞭炮,可能只是在某个普通周三下午,手机收到到账短信,数额不大,但足够付清拖欠的信用卡。
那一刻你会意识到,之前所有熬夜、丢脸、自我怀疑,都变成了账户余额里的数字。
现在就能做的事:打开备忘录,写下最近一次让你想辞职的瞬间,再写下如果要走,手上有什么能立刻换钱。
写完不急着行动,先存着,明天醒来再看,答案自然浮现。
来源:百事回眸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