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话放着不夸张——这股偏冷的空气这几天就是往山东这挤,路线有脉络:从北向南、从西往东慢慢推进。气象台的观测告诉我们,10月27日的数据已经把这股冷意给摊出来了,夜里最低温被拉得比较低,白天回升也不大,早晚两头的冷乍一下子就能扎人。要是住在离海远点的地方,那个降
鲁西北今天早晨的气温已经接近冰点,整个省盖着一层明显的冷意。
这话放着不夸张——这股偏冷的空气这几天就是往山东这挤,路线有脉络:从北向南、从西往东慢慢推进。气象台的观测告诉我们,10月27日的数据已经把这股冷意给摊出来了,夜里最低温被拉得比较低,白天回升也不大,早晚两头的冷乍一下子就能扎人。要是住在离海远点的地方,那个降温感就更明显;靠海的城市,海水和海风像个天然暖瓶,降得没那么狠,但风一吹还是冷得让人直打寒颤。
把时间线理清楚点。接下来几天有两段要盯着:10月28日有一阵雨,大概率像个前哨,影响面不大但局部会下得明显;10月30—31日那波雨和随后抵达的新冷空气更像联手出场,雨势可能更集中、强度也更能让人注意。29日左右会有一小波回暖,气温会往上走一点,地面和空气的湿度也会回稳;等到11月2日左右,这一轮冷热交替的过程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信息来源是山东省气象部门和山东广播电视台,这两个时间点在他们的预报里都被点名了,短期里它们比较关键。
地域差异很重要,不能笼统说“都冷”。鲁西北那块儿受地面辐射冷却加上冷空气叠加,最低温接近0℃,昼夜温差也大;中部城市温度往下掉但一般不至于结冰,出门的人得多穿一件;沿海地区温度下降幅度小,可风雨一来体感还是挺冷的。再细说降雨:10月28日那波更短暂、偏弱;30—31日这一波遇到地形抬升的地方,雨会更集中,个别地段可能出现短时强降雨的状况,不能完全排除。
实际生活会被这些天气折腾到。对农民、露天作业的工人、以及低保户来说,温度的上下波动意味着蔬果、牲畜、防寒设施得跟上步伐,别等到冻坏了才忙。开车的人注意,湿滑路面加上雾和冷热路面差,能见度和轮胎附着力都会受影响,上高速或走乡间路都要放慢速度、多留心。居家方面,早晚添衣,必要时把一些怕冷的植物或小动物搬进有遮挡的地方。别把秋衣收得太干脆,穿衣这事儿得灵活点,天气一变就得应对。
为什么鲁西北更容易接近零度?一个是冷空气本身来得比较干净、强劲,另一个是夜间的地面辐射冷却把温度往下带得更深。东部沿海那一带,不只是海风,海水的热容量也在帮忙,白天回升会更明显些。降雨分布上,地形会起决定性作用:高处抬升空气、冷暖流碰面,雨就往那儿集中,局部短时强降雨风险也随之上升。
这波天气的节奏有点像开关,先冷一阵、再暖一下,然后又冷下来,间或有两次降雨。大家出门前最好看下当日和临近三天的预报,实在不放心就关注当地气象台的实时提醒。行车的话,雨天注意车距、别急刹;农户和户外工作者要提前把易损的农作物、养殖设施做一下防护;社区或有需求的低收入家庭,相关部门和志愿者也可以把保暖物资关注起来,别让需要的人受冻。
还有一点要提:这类冷空气不会是一刀切在全省都一样,温差、风向、降雨强度都会受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别光看省级平均数据,出门前查一下你所在县市的具体预报更靠谱。带把伞、多备一件外套、注意路况,这些简单的准备足以把日常小麻烦挡在门外。信息来自山东省气象部门和山东广播电视台。
来源:园中静读的访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