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多数企业还在蹭核聚变概念时,岩山科技已经砸出真金白银:旗下岩超聚能刚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直奔AI加速的仿星器聚变与超导应用领域。一边是10月股价波动超10%的市场焦虑,一边是三季度研发投入飙至5.2亿、同比暴涨120%的激进布局,这家从互联网转型的公司,到
当多数企业还在蹭核聚变概念时,岩山科技已经砸出真金白银:旗下岩超聚能刚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直奔AI加速的仿星器聚变与超导应用领域。一边是10月股价波动超10%的市场焦虑,一边是三季度研发投入飙至5.2亿、同比暴涨120%的激进布局,这家从互联网转型的公司,到底是真硬核还是蹭热点?看懂它的技术逻辑,才明白这步棋的野心。
先破误解 不是蹭热点是技术协同
“又在跟风炒作”的质疑声里,岩山的布局其实藏着精密算计。它没有孤立押注单一赛道,而是用AI串起了聚变与超导的技术闭环,这和单纯贴标签的企业截然不同。
核心打法很清晰:用AI破解行业三大痛点。中国能源研究会2025年报告指出,聚变与超导领域长期受技术孤立、资本无序、落地断层困扰。岩山的解法是,在聚变端用AI搭建数字孪生模型,将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还靠AI预测等离子体撕裂机制,让设备约束时间突破百秒,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超导端,AI优化材料配方后,把超导带材合格率从60%提至90%以上,直接打破高成本瓶颈——要知道,超导材料可是聚变装置的“心脏”,成本降不下来,商业化就是空谈。
更关键的是聚变与超导的协同。它主攻的仿星器路线,因等离子体约束稳定更适配未来电网,但离不开高性能超导材料支撑。这次融资专门投了仿星器原型机超导磁体线圈研发,同时建超导产线,形成“材料供设备、技术反哺应用”的自循环,比单一赛道攻坚效率高得多。
再拆布局 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闭环
岩山的底气,来自“不赌单点赌生态”的布局策略。很多企业卡在“研发完卖不掉”的死胡同,它却提前打通了从技术到市场的链路。
技术源头有靠山:和北京大学在深圳共建“聚变与新能源联合实验室”,协调北大环境与能源、科学智能、新材料三大前沿学院联合攻关,从仿星器物理到AI算法再到超导材料全覆盖 。实验室还获深圳政策补贴,计划与德国、美国等国仿星器机构深度合作,直接对接全球顶尖资源。这比自己从零搞研发靠谱得多,要知道核聚变领域的技术壁垒,单靠企业自身很难突破。
商业化提前卡位:岩超聚能制定了“1+N”战略,长期攻聚变能商业化(“1”),短中期把超导技术降维应用到能源、工业等领域(“N”)率先变现。目前已在甘肃风电场试点超导电网传输,参股的超导公司还和新能源电站、芯片厂达成合作意向,一旦技术成熟就能快速落地。这种“研发-试点-客户”的闭环,把长周期赛道的不确定性降到了最低。
关键信号 区分真转型与假炒作
对投资者来说,光看布局不够,得盯紧三个能兑现价值的核心信号,这才是区分“真转型”和“假概念”的关键。
第一个是技术突破信号:仿星器的等离子体约束时间能否稳定突破百秒,超导材料成本能否降至电网应用的商业化门槛。前者决定技术可行性,后者决定市场空间,缺一个都不行。目前岩山虽有突破,但1代关键技术验证装置要2028年才建成,2代点火示范装置更是要到2030年代,技术落地仍需时间验证。
第二个是订单落地信号:下游的新能源电站、芯片厂意向,什么时候变成实质订单。参考国光电气等企业靠核聚变部件订单打开增长空间的路径,岩山只要拿到首批超导应用订单,就能证明商业逻辑成立。目前其AI业务已落地3个省级政务项目、营收破亿,或许能为聚变超导业务提供现金流支撑。
第三个是财务健康信号:得看研发投入有没有拖累基本面。2024年前三季度其营收4.83亿,互联网业务仍占67.53%,虽归母净利润因研发投入大增而下降87%,但42.39%的高毛利率说明现有业务能造血支撑转型,资产负债率也低,短期没有现金流断裂风险。这和那些靠融资续命的企业完全不同。
避坑提醒 这类风险必须警惕
再看好也不能忽视风险。首先是技术迭代风险,核聚变有托卡马克、仿星器等多条路线,德国W7X仿星器虽创纪录,但谁能最终胜出仍未可知,岩山押注的路线若被超越,前期投入就可能打水漂。
其次是业绩兑现周期风险。就算一切顺利,聚变商业化也要十年以上周期,岩山的AI+超导布局虽能加速进程,但短期内很难贡献营收。2024年三季度它的净利润还是负的,说明转型阵痛还在,不能用短期业绩衡量价值。
最后是行业竞争与跨界挑战。西部超导已经给国际ITER项目供超导材料,国光电气的偏滤器技术国内领先,这些龙头早就在产业链站稳脚跟。更关键的是,岩山出身传统互联网行业,在硬核科技领域的长期运营与技术迭代能力,还需时间检验。
结语 赌未来还是接飞刀
岩山科技的布局,本质是用AI缩短前沿科技的商业化周期,用“1+N”战略降低长赛道的投资风险。它不是在蹭热点,而是在赌一场能源革命的未来——就像当年宁德时代押注锂电池,早期也没人看好。
但投资的关键不是看故事多动人,而是看自己能不能等得起。如果你能接受十年周期的波动,就盯紧2028年仿星器原型机建成、超导订单落地等关键节点;如果追求短期收益,那它的不确定性实在太高。毕竟,终极能源的蛋糕虽大,也得等烤箱热了才能吃。
特别提醒:本文分享的尾盘操作技巧仅为技术分析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波动大,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市场。
来源:安心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