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天气转凉,不少农友又开始惦记着种蚕豆了。但你知道吗?秋凉可不是种蚕豆的唯一信号!盲目下种,当心白白辛苦一季。掌握下面这些关键技术,让你的蚕豆亩产翻番不是梦!
最近天气转凉,不少农友又开始惦记着种蚕豆了。但你知道吗?秋凉可不是种蚕豆的唯一信号!盲目下种,当心白白辛苦一季。掌握下面这些关键技术,让你的蚕豆亩产翻番不是梦!
别急着下种,先摸清蚕豆的“脾气”
蚕豆是高蛋白作物,也是高效生物固氮作物,在轮作或间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可不是随便往地里一撒就能高产的。你得先了解它在当地的“习性”。
根据农业农村部杂粮专家指导组的指导意见,种蚕豆得根据气候特点、光热资源和上市时间来设计周年种植模式。比如华东沿海常见的蚕豆长季节均衡上市设施栽培、鲜食蚕豆促早高效栽培,西南地区主要的稻茬免耕直播、幼林间作等模式,各有各的门道。
北方春蚕豆一般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种,而华东沿海则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这时间差可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别看见别人下种你就跟着下,得看你在哪里种、种什么品种。
选种有讲究,晒种拌种不能省
选品种不能光看名字,得看它适不适合你那里的生态特点、种植制度和市场需求。北方春蚕豆区要是采用机械化生产,就得选籽粒均匀、结荚相对集中的品种;华东沿海等鲜食蚕豆产区就得选当地市场需求大的品种。
选定品种后,工作还没完。播前要选用籽粒饱满、无病斑、无霉变、无破损的种子,还得在太阳下曝晒1-2天。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种衣剂包衣或药剂拌种,这些步骤省了,后面的麻烦就多了。
整地施肥,基础要打牢
蚕豆能不能长好,地整得怎么样很关键。北方要因地制宜采用秋深翻,深度30厘米以上,播种前浅翻20厘米,结合耙耱疏松土壤;土质较硬的地块可采取冬灌。
南方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深翻晒土2-3天,改善耕作性能。
施肥更不能含糊。结合整地要施足基肥,北方可施商品有机肥600-800公斤/亩或农家肥1.0-2.0吨/亩、蚕豆配方肥40公斤/亩或复合肥20-30公斤/亩。南方可施用有机肥1.0-1.5吨/亩、45%硫酸钾复合肥80-100公斤/亩。这基础打好了,蚕豆的根系才能发达,植株才能健壮。
合理密度,不是越密越好
播种密度大有学问。北方春蚕豆地膜覆盖的每亩0.6万-0.8万株,常规种植的1.0万-1.5万株。华东沿海露地种植一般3000-4500株/亩。西南稻茬免耕的播种密度更大,达1.2万-2.5万株/亩。
你看,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方式,密度差别这么大。所以千万别一概而论,得看你具体在哪里种、怎么种。
田管追肥,抓住关键期
蚕豆种下去后的管理更是重头戏。要重视根外追肥,有条件的在苗期和初花期叶面喷施“0.2%硼砂+0.1%钼酸铵”混合液2-3次,结荚期叶面喷施“0.2%硼砂+0.1%钼酸铵+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2-3次。
对分枝发达、非主茎生长、株型松散的品种,要因地制宜开展整枝打顶与抹芽。出苗后苗高30厘米左右或主茎5-6叶时摘掉主茎,促进分枝的形成。开春后及时除去后期无效分枝,每株保留4-6个健壮的有效分枝。
整枝、打顶、抹芽都得在晴天进行,这样才利于伤口愈合。这些活做对了,能大大提高坐果率及单荚重。
科学防控,病虫草害不头疼
病虫害防治得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北方重点防治根腐病、赤斑病、蚜虫等,华东沿海重点防治根腐病、灰斑病、孢囊线虫、蚕豆食心虫、蚜虫等,西南重点防治根腐病、灰斑病、孢囊线虫、斑潜蝇、蚜虫等。
要在做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准确掌握防治时期,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首选农业防治,如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逆性。及时拔除病株,清除杂草消灭虫口传播病毒。
适时采收,颗粒归仓
采收时机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收获青荚的要分批次采摘,一般每10天采摘1次。鲜食蚕豆一般在开花后40天左右,从外观上看豆荚饱满、豆粒充实、豆荚浓绿,单荚下垂,出现褐斑时采收最佳。
收获干籽粒的,一般待叶片大部分正常脱落,茎基部层荚变黑,上层荚由绿变黄,荚呈萎蔫状,籽粒脐呈黑褐色时,按当地的收割方式,抢晴及时收割脱粒。
蚕豆种得好不好,不在于你下了多少工夫,而在于你的工夫下得对不对地方。只要摸清蚕豆的生长规律,抓住关键环节,亩产翻番真的不是梦!希望这些建议能帮你种出更加丰收的蚕豆。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