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新型MRI技术让诊断不再靠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07:14 1

摘要: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的医生。从医30多年来,我每天都会遇到不少因为甲状腺结节而焦虑的患者——尤其是女性朋友。很多人一听到“结节”两个字就紧张,担心是不是癌、要不要开刀。其实啊,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10%-15%可

大家好,我是费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的医生。从医30多年来,我每天都会遇到不少因为甲状腺结节而焦虑的患者——尤其是女性朋友。很多人一听到“结节”两个字就紧张,担心是不是癌、要不要开刀。其实啊,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10%-15%可能是恶性。但怎么准确区分它们,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篇刚发表在《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上的前沿研究,它介绍了一项叫“时间依赖性弥散MRI”(简称td-dMRI)的新技术。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减少不必要的穿刺和手术。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更精准的甲状腺检查?

现在,甲状腺结节最常用的检查是超声,医生会根据“TI-RADS”评分系统来评估风险。这个系统很实用,但有个问题:特异性不够高。也就是说,即使结节是良性的,也有不少人因为评分高而被建议做穿刺。结果呢?很多患者白白挨了一针,还增加了心理负担。

这时候我们就想:能不能不只是“看形状”,而是直接“测细胞”?就像不仅看一个人的外表,还要了解他的内在性格一样?

二、什么是“时间依赖性弥散MRI”?它厉害在哪里?

传统的弥散MRI(也就是DWI)只能大致看水分子的活动情况,而这项新技术——td-dMRI,就像一把“显微镜”,能更精细地观察细胞内部的状况。它通过调节扫描时间,来获取更多微观结构的信息,比如:

细胞密度:恶性结节通常细胞更密集;细胞内体积比例:反映细胞内部的“拥挤”程度;细胞外扩散能力:看细胞之间的空间是否通畅。

更厉害的是,这项技术测出来的结果,和手术后的病理切片结果高度一致!也就是说,它在人体外就能“看到”细胞层面的真相,这简直像是给医生装了一双“透视眼”。

三、这项研究发现了什么?

研究人员对比了良性结节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现:

恶性结节的细胞更密集(OR=2.43);✅ 但肿瘤体积反而更小(OR=0.31);✅ 单独用td-dMRI诊断的准确率不错,但还不足以替代超声;✅ 而当它和传统的TI-RADS评分结合时,诊断准确率大幅提升到94.1%,比单用超声或常规MRI都高!

这说明,未来的甲状腺诊断很可能走向“影像+微观”的双重验证模式,既看宏观形态,也测细胞特征。

四、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意义?

你可能想问:“费医生,这技术什么时候能用到我们身上?”

目前它还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在更多医院、更多类型的结节中验证。而且设备要求高,一般要3.0T的MRI机器。但它的出现,代表了一个方向:我们正在从“看形状”走向“测 biology”。未来,我们或许能:

更准确判断哪些结节需要穿刺,哪些可以安心观察;减少不必要的穿刺和手术,减轻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实现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医疗更精准、更人性。

五、我的推荐理由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外科医生,我深知患者对“精准诊断”的渴望。这项研究虽然不是由我参与,但我非常欣赏它背后的理念:用科技推动医疗进步,用数据支撑临床决策。它让我们看到,医学不只是经验的艺术,也是科学的精确。

如果你或者家人朋友有甲状腺结节的困扰,别太焦虑。医学在进步,我们一直在努力。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科普平台,我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最新、最靠谱的医学知识。

记住:
结节不等于癌,科学检查才是关键。我们一起,用知识守护健康!

——费健 医生
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
2025年8月

本文内容基于《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社论,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疑问,请及时就医。

来源:费健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