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任何一个视频平台,那些拿到大制作资源的男演员,未必是演技最好的,也未必是长得最符合角色的,现在接到的很多项目,演员名单早就定好了,选角只是走个过场。
为何现在内娱的审美越来越低了,尤其是男明星,感觉他们火得实在太容易了。[熊吉]
打开任何一个视频平台,那些拿到大制作资源的男演员,未必是演技最好的,也未必是长得最符合角色的,现在接到的很多项目,演员名单早就定好了,选角只是走个过场。
投资方更看重的是这个演员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制造话题、冲上热搜、带来流量转化,一部戏能不能回本,有时候跟男主角的微博粉丝数直接挂钩。
女性观众的消费力正在重塑整个选角标准,她们的审美偏好直接影响着平台的内容采购方向,于是,那些符合女性审美想象的男星,即便外形条件并不出众,也能频繁拿到男主资源。
翻看近两年的热播剧,你会发现男主角的外形越来越趋同:白皙的皮肤、纤细的身材、精致的五官,有些男演员身高接近一米八,体重却只有一百斤出头,瘦到在镜头里显得脸颊凹陷、颧骨突出。
韩国娱乐工业的成功经验被大量复制到国内,从练习生的外貌管理到偶像的人设包装,都在追求一种“精致易碎”的气质,这套体系在韩国本土都开始受到质疑,我们却当成宝贝全盘接收。
古装剧成了这场审美争议的重灾区,现代装还能靠打光、滤镜、服装来修饰,但古装是最考验演员底子的,有些演员脸型过窄,戴上古装头套后显得头重脚轻;有些人五官立体度不够,古装造型下就显得平面呆板。
屹宽演的古装角色他每个角色都演出了不同的气质和灵魂,焦恩俊的二郎神为什么成为一代人的审美标杆?因为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现在的年轻演员太着急了,还没学会走就想跑,指的是演员们还没打磨好基本功,就急着接大制作、演主角,结果就是观众看着难受,自己的演艺生涯也走不长远。
其实观众的要求并不高,不要求每个男演员都是完美的美男子,但至少要符合角色的基本设定。
娱乐产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审美空间,硬朗的、儒雅的、痞帅的、清秀的,每种类型都应该有自己的市场,资本和流量绑架了审美,把某一种单一标准强行推成主流,其他类型的演员连出头的机会都没有。
短期内很难,但长期来看,观众会用脚投票,那些一味追求流量、忽视内容质量的作品,最终都会被市场淘汰,毕竟观众不傻,看得多了自然知道什么是好东西。
内娱需要更多愿意沉下心来打磨作品的人,需要更多尊重表演艺术的创作者,当制作方把精力放在剧本、表演、服化道这些真正重要的环节上,而不是只盯着流量数据的时候,好作品自然会出现,好演员也会被看见。
看了最近关于内娱男明星颜值的讨论,网友们可真是炸锅了。
“资本硬捧最为致命!”如今选角“流量大于适配度”太明显。
“部分男星资源好到离谱,搭档的女演员从赵露思到刘诗诗,但自身颜值气质却撑不起角色,典型的“德不配位”。
“演技好,颜值可以忽略!颜值争议关键看演技是否到位。”
“赵又廷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初期因造型被嘲,后期靠“整容式演技”成功逆袭,被赞“夜华本华”。
“观众并非不能接受非传统帅哥,而是反感“颜值不够、演技还拉胯”的敷衍。”
“能不能别再白瘦幼了?”
“内娱停止追捧“白瘦幼”型男星,希望看到多元气质。”
一部剧选角时,你认为“颜值符合人设”和“演技拯救一切”哪个更重要?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心中“颜值与演技完美兼具”或“靠演技弥补颜值”的演员例子!
信源:腾讯新闻
来源:三楼的泡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