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疾病诊断,“闻”有时也能发现一些线索。身体发出异常气味,有时确实是某些疾病的“信号”。这些异味往往与代谢异常、感染或器官功能紊乱相关,需要结合具体表现综合判断,需提高警惕。
疾病诊断,“闻”有时也能发现一些线索。身体发出异常气味,有时确实是某些疾病的“信号”。这些异味往往与代谢异常、感染或器官功能紊乱相关,需要结合具体表现综合判断,需提高警惕。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异味与可能的疾病,仅供参考,发现异常请及时医院就诊。
1、口腔异味:不要总是简单的想当然认为只是所谓的“上火”
酸臭味/腐败味:可能是龋齿、牙周炎(细菌分解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或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食管乃至口腔)。
对应就诊科室:口腔科,消化内科
烂苹果味: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体内酮体堆积,常见于血糖控制极差的患者,伴随多饮、多尿、乏力)。
对应就诊科室:内分泌代谢科
肝臭味(类似腐败鸡蛋+甜味):可能是严重肝病(如肝衰竭),肝脏无法代谢毒素,导致甲基硫醇等物质蓄积。
对应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2、身体(汗液/皮肤)异味:异常浓烈或特殊气味
刺鼻狐臭味(腋窝为主):多数是生理性狐臭(大汗腺分泌旺盛,细菌分解产生异味),但如果突然加重或伴随多汗、心悸,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加快)相关。
对应就诊科室:狐臭(皮肤科),甲亢(内分泌代谢科)。
鱼腥味:可能是“三甲基胺尿症”(一种罕见的代谢病,身体无法代谢三甲胺,汗液、尿液、呼吸均有鱼腥味)。
对应就诊科室:内分泌代谢科
甜腥味/水果味: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时,汗液中可能含酮体,出现类似气味,需及时测血糖。
对应就诊科室:内分泌代谢科
尿骚味: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患者,体内尿素无法排出,可能通过皮肤排泄,导致汗液有尿味。
对应就诊科室:肾内科
3、尿液异味:颜色+气味异常更需警惕
浓烈氨味:常见于脱水(尿液浓缩),或尿路感染(细菌分解尿素,伴随尿频、尿急、尿痛)。
对应就诊科室:肾内科、泌尿外科
烂苹果味:同口腔,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对应就诊科室:内分泌代谢科
鼠尿味:儿童尿液有此味,可能是“苯丙酮尿症”(一种氨基酸代谢病,若不及时干预会影响智力,需新生儿筛查)。
对应就诊科室:儿科
蒜臭味:可能是有机磷农药中毒(伴随头晕、流涎、肌肉震颤等)。
对应就诊科室:急诊科,后续视情况转诊其他科室
4、尿液/粪便异味:消化道或泌尿系统问题
粪便腥臭味:肠道感染(如细菌、寄生虫感染)或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伴随腹泻、黏液便。
对应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粪便油腥味+漂浮:脂肪泻,提示胰腺功能不全(如慢性胰腺炎)或吸收不良(如乳糜泻),脂肪无法正常消化。
对应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尿液“焦糖味”:罕见病“枫糖尿病”(氨基酸代谢异常,多见于新生儿,伴随喂养困难、呕吐)。
对应就诊科室:儿科,遗传代谢科
5、女性私处异味:警惕感染或病变
鱼腥味:细菌性阴道炎(厌氧菌过度繁殖,白带多、稀薄)。
腥臭味+黄绿色泡沫状白带:滴虫性阴道炎(性传播疾病,常伴瘙痒)。
恶臭+脓性分泌物:需警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坏死感染,多伴随出血)。
对应就诊科室:妇科
如何区分“正常”与“异常”?
生理性异味:吃大蒜、洋葱、芦笋后短期出现,清洁后消失,无其他不适。
病理性异味:持续存在(数天以上)、气味异常浓烈,或伴随其他症状(如体重骤变、疼痛、排尿/排便异常、分泌物异常等)。
提醒:
若出现异常异味且无法通过清洁改善,或伴随上述不适,及时就医检查(如血糖、尿常规、分泌物检测、肝肾功能等),早发现早干预。
来源:肿瘤专科医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