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海关统筹发展与安全 多维赋能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21:40 1

摘要:保税区海关立足区域,精准施策,以“津关24条(2025版)”为抓手,锚定守安全底线、提监管效能、激产业活力等目标,谋实事、做实功、求实效,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保税区海关立足区域,精准施策,以“津关24条(2025版)”为抓手,锚定守安全底线、提监管效能、激产业活力等目标,谋实事、做实功、求实效,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提质赋能巩固

进口汽车产业“优势地位”

聚焦传统特色产业抓提升,推动汽车进口查检作业流程再优化、通关效能再提升,不断夯实特色产业基础,扩大区域传统优势,巩固天津港综合保税区平行进口汽车进口龙头地位。1-8月,保税区海关共监管平行进口汽车约1.7万台,占全国比重80%以上。

为此,保税区海关的具体举措有三方面。

创新“智慧查检”工作模式

通过“智慧查检辅助系统”,运用图像识别技术提前读取车辆铭牌、轮胎等重要部位信息,实现全维度标准化信息采集,靶向提升查验规范性、精确性,合格车辆最快1天内可完成查验、拟证出证、放行作业,查检效率提升80%。

推动“两证合一”业务改革

对合法进口车辆出具一张统一证书,减少申领单证50%,企业到场申领单证从3次变成只需1次,实现查检合格报关单当日100%放行、“两证合一”《货物进口证明书》24小时100%签发目标。试点落地天津以来,保税区海关共出具“两证合一”汽车进口证明书6.83万份。

优化“一项一台”抽样模式

将同一报关单、同一CCC证书车型下的车辆合并为一个检验批,实现科学抽样,提升通关效率。该模式实施以来,保税区海关共验放“一项一台”模式优化抽样进口汽车4000余辆、货值28.03亿元。

集群监管

助力航空企业“串珠成链”

为更好支持天津航空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聚焦航空产业特色需求,以空客(天津)总装线为空头,不断完善政策、拓展功能,构建集航空制造、仓储物流、保税维修为一体的集群监管模式,助力航空产业拓链增链,打造航空产业发展新高地。

为此,保税区海关的具体举措有三方面。

靠前服务激发产业活力

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企业座谈、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与航空企业进行常态化沟通,了解企业困难和需求,指导企业完成料件归类、料件内销及成品流转等业务,帮助企业理清业务节点和工作流程,保障飞机正常交付。5月以来,空客共交付成品飞机28架,较去年同期增加15%。

业务联动推动点线成面

立足促进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探索航空优势产业与“保税+”新兴业态的联动,进一步拓展航空保税维修范围,支持打造民航机、公务机与飞机发动机维修“三位一体”的航空保税维修产业新高地,进而带动天津市航空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智慧监管实现无感无扰

将海关监管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联网对接,实时抓取企业进出口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数据,并自动与海关数据进行交叉印证,提高航空产业保税维修监管效能,实现海关监管“无感无扰”。1-8月开展保税维修及“客改货”业务13架,同比增长30%。

智慧严管

筑牢危险品监管“安全堤坝”

强化部门联动,提升监管效能,为危险化学品铺设“安全路”、打造“快车道”,进一步提升进出口危险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和通关效率,切实防范危险品“滞”与“瞒”的风险,筑牢国门安全防线。

为此,保税区海关的具体举措有三方面。

建立“调研+宣贯”联动机制

压实炎热季特别关注名单企业主体责任,提前走访重点企业,聚焦易潮解、易腐蚀危险品等高风险因素环节,及时发送潜在安全风险提示单,充分发挥海关“吹哨人”作用。


健全“全时预约+动态保障”机制

实时监测辖区内高风险危险品企业进出口情况,对出口危险品特别关注产品实施即时验货,杜绝危险品积压滞留风险。

建立“跟踪监控+临期预警”机制

制作电子底账数据清单,聚焦出口危险品企业批次多、品名杂的痛点和堵点,发挥数字技术对危险品管理的支撑作用,实现对出口危险品全流程的精准管控和临期风险提前预警。

创新聚力

培育“保税+”新业态“生态群落”

依托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平台作用和政策优势,全面推进保税研发、区外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等“保税+”创新模式在区域落地生根,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为此,保税区海关的具体举措有三方面。

保税研发

落实自贸试验区发展规划和区内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指导安胜(天津)飞行模拟系统有限公司用足用好保税研发政策,积极推进保税研发等新兴业态,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1-8月,保税区海关共办理保税研发料件进境6票,货值272.42万元,同比增长约164倍。

区外保税维修

协同各部门推进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天津)有限公司获得保税维修资质,成为京津冀首批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企业,当前企业已完成“保税+ERP”系统自主建设,预计年内正式投产保税维修,年均医疗器械维修能力达600台以上。

保税再制造

联合保税区管委会,主动对接天津百旭智造有限公司项目组,多次召开座谈会、宣讲会,指导企业完成设备账册设立,近期积极推进设立加工贸易账册和自主建设“保税+ERP”系统,争取年内产出1-2台大马力柴油机保税再制造产品,货值约150万元/台。

下一步,保税区海关将持续跟踪“津关24条”各项措施实施成效,畅通企业诉求反馈渠道,推动海关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以务实举措为区域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切实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

来源:单行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