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天价预防针”的故事。它不是虚构的小说,而是20多年前,一位英国新生儿科医生在顶刊上的灵魂拷问。这个故事关于一种叫RSV的病毒,一种叫帕利珠单抗的“神药”。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天价预防针”的故事。它不是虚构的小说,而是20多年前,一位英国新生儿科医生在顶刊上的灵魂拷问。这个故事关于一种叫RSV的病毒,一种叫帕利珠单抗的“神药”。
发表于2000年的《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这名医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推广中的“数据陷阱”:
临床效益有限:该药虽能将相对风险降低55%(听起来很厉害),但绝对风险降低很小。 安慰组组住院率为10.6%,用药组为4.8%,绝对风险仅降低了5.8%。这意味着需要给16-20个婴儿全程用药(每人5针),才能防止1次RSV住院。并且,研究未能证明该药能降低死亡率、机械通气需求或减轻住院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
经济成本极高:算一笔经济账:防止1次住院的成本高达£32,000(2000年的3.2万英镑,约合今天的5万多英镑或40多万人民币),而一次RSV住院的实际成本仅£1,800-£2,500。从公共卫生角度看,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被忽视的有效措施:他们指出, 安慰组组住院率本身低于历史数据,这应归功于“广泛的健康教育”(如洗手、避免接触病人等)。结论是:教育才是预防RSV最重要且性价比最高的工具。
首先,认识一下今天的主角之一:呼吸道合胞病毒。
对于大孩子和成人,它可能就是个普通感冒的元凶。但对于早产宝宝、有肺部基础病的婴儿来说,RSV可能是致命的。它会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是导致婴儿住院的首要原因。
如何保护这些脆弱的小生命?在20世纪末,医学界迎来了一个重磅武器:帕利珠单抗。
这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堪称生物制药时代的“精准导弹”。每月打一针,连续打5个月,就能在病毒流行季里为宝宝提供被动免疫。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它能将RSV相关的住院风险降低55%!
数据一出,全球振奋。它迅速被写进各国权威的指南,成为标准治疗方案。家长们仿佛看到了曙光,即使价格高昂(每针数千元,全程费用数万元),也咬牙坚持。
这看起来是一个现代医学战胜病毒的完美故事,不是吗?
2000年,一位来自英国皇家什鲁斯伯里医院的新生儿科医生——桑吉夫·德什潘德博士,在翻阅这份“完美”的研究报告时,皱起了眉头。
他的想法很简单:抛开华丽的相对数据,算一笔老百姓都能看懂的实在账。
第一笔账:临床效果账
研究报告说“住院风险降低55%”,这个数字极具冲击力。但德什潘德医生看到了另一组数字:
• 安慰剂组(没打针的宝宝):100个里有10.6个因RSV住院。
• 用药组(打了针的宝宝):100个里有4.8个因RSV住院。
所以,绝对风险只降低了 10.6% - 4.8% = 5.8%。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每给100个宝宝打针,只能避免5.8次住院。换算一下,需要给17个宝宝全程用药,才能成功防止1次住院。
更关键的是,研究并没有证明这种药能降低死亡率、减少需要上呼吸机的重症病例。也就是说,即使打了针,那4.8个不幸住院的孩子,病情严重程度和没打针的孩子并无区别。
花了几万块,只是把孩子生病的地点从医院换成了家里? 这笔账,似乎开始有点不对了。
第二笔账:赤裸裸的经济账
接下来,是更扎心的计算。
当时,帕利珠单抗一针的价格根据体重约在424-706英镑之间。一个3kg的宝宝打完5针,费用轻松超过2.1万英镑(约合当时的人民币20多万元)。
防止1次住院需要治疗17个宝宝,那么防止1次住院的社会总成本就是:17 × £21,000 = £357,000(约340万人民币)!
而当时在英国,一个孩子因RSV住院一周的费用是多少呢?大概是1800-2500英镑。
防止1次住院的花销,是住院本身花费的140多倍!
德什潘德医生在信中发出了那句经典的疑问:“Is it worth it?”(这值得吗?)
他的答案是否定的。
被忽略的真相:最有效的预防,是免费的
那么,什么才是值得的?
德什潘德医生和另一封来自伦敦的读者来信,都指出了一个被所有人忽视的关键细节:在那项“完美研究”中,即使是用安慰剂的对照组,其住院率也远低于过去的平均水平。
为什么?
研究者将此归功于试验期间的“广泛的健康教育”
什么是“广泛的健康教育”?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让宝宝接触生病的人、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提倡母乳喂养等等。
这些我们从小听到大、甚至听到耳朵起茧的“老生常谈”,这些零成本的健康习惯,其真实的预防效果,可能被我们严重低估了。
我们总是热衷于追求高科技、新药物带来的“奇迹”,却忘记了最基础、最简单、最经济的公共卫生措施,才是守护健康最坚固的基石。
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20多年前,但帕利珠单抗至今还在全球某些国家广泛使用,其“性价比”的争论也从未停止。
德什潘德医生在信件的最后,谦逊地写道:难道是我全搞错了吗?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回看这段历史,您觉得医生质疑是对还是错?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如果有类似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每天分享一点点儿童健康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点个赞或者在看,让更多家长了解到儿童疾病的相关的科普知识。
来源:柯大夫儿科科普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