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巨头翻车!法国法院怒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19:52 1

摘要:2025 年10 月 23 日,巴黎一家民事法院认定 TotalEnergies(道达尔能源集团)在其网站及宣传材料中宣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参与者”等措辞构成“误导性商业行为”。

在法国巴黎,一场看似普通的民事裁决却可能推动全球企业宣传文化发生转变。

2025 年10 月 23 日,巴黎一家民事法院认定 TotalEnergies(道达尔能源集团)在其网站及宣传材料中宣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参与者”等措辞构成“误导性商业行为”。

法院命令公司必须删除这些内容,并在一个月内将裁判结果在其网站公布,否则将面临每日高达10000欧元罚款。

同时,公司需向三家提起诉讼的环保组织分别支付8000欧元,并承担15000欧元的诉讼费用。

之所以此案意义重大,是因为这是法国首次将“漂绿”(greenwashing)法规实际应用于化石燃料公司。

环顾欧洲,以往类似案例主要集中在航空或消费品行业,而能源巨头尚未被如此严监管。

此判决释放的信号明显:如果企业不断强调“绿色转型”“碳中和”但核心业务仍重度依赖石油、天然气,消费者或监管者都可能发起法律追责。

过去不少大公司借“零碳”“新能源”口号改善形象,赢得投资与公众好感,但如果这些口号与其实际业务脱节,最终将面临信誉、法律和财务三重风险。

以TotalEnergies为例,它虽已建有一定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但其大头仍在化石燃料开采与销售,这种“外绿内黑”的双轨格局已经被法院戳穿。

用一句话概括:问题不在于“说”要转型,而在于“做”是否转型足够。

TotalEnergies在案件中被指出,其“碳中和2050”“成为能源转型关键角色”等传播语,虽然听上去积极,但其实际却是在加大化石燃料投资、推出天然气项目,并将天然气作为“过渡燃料”强调。

法院审理时,正是聚焦该公司在2021年重塑品牌、更名为TotalEnergies后推出的近 40 条沟通材料,其中包括用于消费者宣传的网页、广告与社交媒体贴文。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虽认定上述“碳中和”“转型参与者”等表述具误导性,但同时也驳回了部分关于其天然气和生物燃料宣传的指控,理由是这些属于“信息披露性质”而非“商业推广”行为。

也就是说,法律在界定“宣传”与“说明”之间仍然有技术门槛。

从我个人看,这反映出一个深层挑战:当企业在推动绿色业务时,监管与受众往往关注“结果”而非“承诺”。

一个公司即便投入可再生能源,也如果同时大规模扩张油气产能,其绿色宣传就可能被视为“掩饰式营销”。

在全球环保监管日益加强、投资者越来越重视ESG(环境、社会、治理)指标的今天,这种脱节未来或将招来更多法律与市场后果。

更进一步看,这一判决也对其他石化、能源公司敲响警钟。

欧洲及全球范围内,类似诉讼正快速累积。企业如果只是用“绿色标签”包装传统业务,但缺乏可验证进展,其品牌信誉与法律风险就会同步上升。

TotalEnergies案或成为“绿色宣传需兑现”的分水岭。

对普通公众而言,这起案件说明:我们看到的企业环境宣言不仅仅是宣传,更值得追问其背后的真实行动与数据。

对监管者、投资者而言,这也意味着,未来不仅要看“盈利模式”,还要看“过渡路线”是否合逻辑、可认证。

总而言之,绿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实打实的结构性转变。

来源:米老鼠聊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