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保定市莲池区联盟路街道红阳社区职工医学院宿舍北院的居民们发现,困扰小区多时的公共区域私装地锁难题得到了解决。这一变化,不仅得益于“乡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高效运转,更是红阳社区依托“红小阳”IP,创新基层治理理念,将“有事找支部”落到实处的一次生动实践
近日,保定市莲池区联盟路街道红阳社区职工医学院宿舍北院的居民们发现,困扰小区多时的公共区域私装地锁难题得到了解决。这一变化,不仅得益于“乡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高效运转,更是红阳社区依托“红小阳”IP,创新基层治理理念,将“有事找支部”落到实处的一次生动实践。
红阳社区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就车辆管理等问题展开协商(刘思源供图)
职工医学院宿舍北院作为老旧小区,私自安装地锁侵占公共资源的现象日益突出。面对这一情况,红阳社区所属的联盟路街道迅速启动“乡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合保定市莲池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保定市公安局莲池区分局联盟路派出所等部门共同研究。10月22日至24日,联合清理行动顺利开展,累计清除违规地锁12个。工作人员在行动中注重沟通解释,赢得了居民的广泛理解与支持。
拆除地锁行动中,执法人员与车主将故障车辆移至安全区域(刘思源供图)
此次清理行动的顺利开展,是红阳社区党委总结以往经验、积极探索新路径所取得的成效,依托亲切的“红小阳”IP,以“有事找支部,小阳贴心办”为口号,初步构建起“智慧搜集—精准处置—阳光反馈—长效治理”的闭环工作模式。
“红小阳”不仅仅是一个IP形象,更代表着一套系统的工作思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智慧搜集”民情,建立分级响应的“精准处置”机制,确保居民诉求快速上传、直达痛点。在地锁问题中,社区通过主动巡查与居民反馈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掌握了情况,并依据问题复杂程度,启动了“吹哨报到”程序,这正是“红小阳”工作理念的体现。
同时,社区注重“阳光反馈”与“长效治理”。通过公示墙动态更新进度,让居民清晰了解处理过程。在地锁清理后,迅速通过居民议事协商,推动制定小区车辆管理公约,致力于从“解决一件事”到“建立好机制”的转变,巩固治理成果。
红阳社区以拆除地锁为切入点,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让以“红小阳”为标志的党建引领治理新模式焕发出活力。这套强调主动服务、闭环处理的实践,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转载自河北青年报保定播报微博
■编辑:葛博雪
■责编:于建超
来源:保定晚8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