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有可为!张雪峰复播喊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9:35 1

摘要:消失 28 天后,张雪峰在抖音小号复播的一句话炸翻直播间:“文科专业,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这句与此前 “打晕报新闻”“文科 = 服务业” 等言论截然相反的表态,让 4 万在线网友直呼 “看不懂”。这场 180 度反转的背后,藏着监管、市场与教育生态的多重博

消失 28 天后,张雪峰在抖音小号复播的一句话炸翻直播间:“文科专业,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这句与此前 “打晕报新闻”“文科 = 服务业” 等言论截然相反的表态,让 4 万在线网友直呼 “看不懂”。这场 180 度反转的背后,藏着监管、市场与教育生态的多重博弈。

态度转变的核心是合规与生存的妥协。28 天前,他因争议言论遭全平台封禁,复播时的 “求生欲” 藏不住:放弃 6500 万粉丝的主号,全程强调 “不卖货怕上热搜”,对过往争议只字不提。这种收敛精准避开了 “学科对立” 的红线,既是对监管环境的适应,也是对自身 IP 风险的管控 —— 毕竟其志愿填报服务正处灰色地带,过度争议可能断送商业根基。

反转更源于就业市场的真实变化。他直播中梳理的 “文科五大金饭碗” 并非空谈:2025 年公务员招录中 62% 岗位要求文科背景,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岗位需求激增 40%;中国传媒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 专业毕业生平均薪资破万,印证了 “文科 + 技术” 的跨界价值。数字经济催生的跨境电商运营、舆情分析师等新岗位,让 “文科无用论” 失去了现实依据。

但这场 “力挺” 仍未跳出功利框架。他反复强调的 “可为” 始终围绕薪资与岗位数量,对文科塑造思辨能力、传承文化的核心价值避而不谈。正如网友所言:“不过是用‘能赚钱’给文科贴标签,还是在制造焦虑。” 更值得警惕的是舆论的盲从 ——2024 年其劝退言论导致文科报考降温 15%,如今风向反转又引发新传、汉语言报考回暖预测,暴露了家长对网红言论的过度依赖。

张雪峰的变脸本质是流量与现实的平衡术。但文科的价值从不需要网红 “盖章”,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考生构建 “兴趣 + 跨界技能” 的核心竞争力,而非追着舆论风向摇摆。这场反转最有意义的启示,或许是让人们重新思考:教育不该是谋生工具的比拼,而应是多元价值的生长。

来源:视界快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