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与工业自动化浪潮奔涌 五企前三季度业绩报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19:03 1

摘要:10月24日晚,道通科技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96亿元,同比增长24.69%;实现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35.4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18亿元,同比增长61.81%。值得关注的是,道通科技前三

近日,道通科技、港迪技术、汇川技术、和而泰及英威腾五家上市企业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核心数据。

道通科技:AI战略驱动盈利创新高,拟赴港上市开拓新局

10月24日晚,道通科技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96亿元,同比增长24.69%;实现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35.4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18亿元,同比增长61.81%。值得关注的是,道通科技前三季度盈利规模已超过2024年全年盈利水平!

2025年前三季度的盈利增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其“全面拥抱AI”核心战略在各个业务领域的成功落地,以及全球市场拓展取得的显著进展。

此外,道通科技还同步披露了拟赴港上市的计划!公司称,正在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相关工作。目前,道通科技在新布局的AI+巡检业务领域,正全面加强与科技巨头生态伙伴的合作,共同构建智慧解决方案,这可能是公司未来的新增长曲线。

港迪技术:研发助力重大工程,核心技术支撑基建发展

10月24日晚间,港迪技术正式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6063.74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前三季度港迪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到3618万元,同比增长15.39%,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10%,体现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通过持续的技术深耕,港迪技术多项研发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实现了技术转化与产业化落地。此外,公司于10月24日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问询时表示,其研发生产的盾构专用变频器作为盾构机的关键核心部件,具备功率密度高、脱困能力强及电机同步控制性能优异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隧道开挖工程,为重大基建项目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汇川技术:新能源业务强劲增长,重金布局机器人未来

10月23日,汇川技术披露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达到38.88亿元,同比增长24.03%。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的强劲拉动,以及通用自动化业务的稳步复苏。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幅达38%,已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此外,公司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为未来持续发展构建了新的成长空间。

在研发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累计投入29.94亿元,同比增长逾35%。该部分投入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下一代技术平台、工业自动化软件平台及人形机器人等战略业务方向,体现了公司对未来技术布局的持续重视。

和而泰:控制器业务稳健,智能控制主业持续巩固

10月23日,和而泰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在报告期内整体经营稳健,主营业务表现突出,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在智能控制领域的竞争实力。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2.70亿元,同比增长17.47%。控制器业务作为公司核心板块,在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单季均保持稳健增长。具体来看,前三季度控制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9.64亿元,同比增长14.75%,占总营收比重约96.30%;第三季度单季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19亿元,同比增长11.29%。

英威腾:工业自动化核心稳固,多元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

根据英威腾于2025年10月21日披露的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在前三季度实现整体营业收入31.08亿元。其中,工业自动化与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稳健,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具体来看,工业自动化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99亿元,同比增长5.31%,占总营收比例的64.32%;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4.19%。分析指出,公司当前正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进一步强化工业自动化这一核心业务,以增强在新兴领域竞争中的应对能力。

在公司业务布局方面,英威腾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与能源电力两大领域。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涵盖变频器、伺服系统、电机、控制器、人机界面、传感器、电梯驱动系统及工业互联网等,广泛应用于压缩机、起重机械、光伏水泵、印包机械、3C电子、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海工装备、钢铁、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

结语:

从以上五家上市企业的业绩报告中不难看出,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精准的战略聚焦是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它们通过高额研发投入与前瞻性技术卡位,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预示着中国科技力量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日益提升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并且郑重提示所有阅读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的参考意见和依凭。

来源:智能制造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