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年,宦官擅权:甘露之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7:35 1

摘要:在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唐文宗李昂在公元835年发动的“甘露之变”,却成为了宦官势力坐大的转折点。这次事件,非但没有解决宦官问题,反而使宦官势力更加嚣张,唐朝皇帝被宦官挟持的情况,已经到了无法逆转的地步。直到唐昭宗时期朱温入长安大杀宦

在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唐文宗李昂在公元835年发动的“甘露之变”,却成为了宦官势力坐大的转折点。这次事件,非但没有解决宦官问题,反而使宦官势力更加嚣张,唐朝皇帝被宦官挟持的情况,已经到了无法逆转的地步。直到唐昭宗时期朱温入长安大杀宦官,才彻底地解决了祸乱中晚唐百年时间之久的宦官势力。那么,唐文宗为何会发动甘露之变?这次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唐朝的宦官势力崛起于唐玄宗时期,高力士等人虽然权势熏天,但还算不上擅权朝政,不过为后来的宦官专权奠定了基础。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开始膨胀,唐肃宗李亨即位后,设立观军容使这一职务,由宦官鱼朝恩担任,负责统领军队,这开创了宦官统军的先例。到了唐代宗时期,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人相继担任观军容使,权势更大,甚至参与朝廷大事的决策。

唐德宗李适即位之初,任用杨炎、卢杞等人,打算削弱宦官势力,结果引发了泾原兵变。在这场兵变中,唐德宗仓皇出逃,太子李诵亲自率军平叛,立下了不小的功劳。然而,在返回长安后,唐德宗却对太子李诵猜忌起来,他让宦官李升、窦文场等人统领禁军,负责保卫太子的安全,实际上就是监视。李诵即位后,是为唐顺宗,他任用王伾、王叔文等人发动永贞革新,打算削弱藩镇、宦官势力,结果遭到了宦官俱文珍等人的反对,革新失败,唐顺宗也被迫退位,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

唐宪宗在位前期很有作为,他平定藩镇割据势力,重用裴度等人,唐朝出现了一度中兴的局面,然而后来唐宪宗重用宦官吐突承璀,再次引发了宦官势力的膨胀。唐宪宗被宦官陈弘志等人弑杀后,太子李恒即位,是为唐穆宗。此后,唐朝的皇帝大多昏庸无能,朝政逐渐落入宦官之手。唐穆宗、唐敬宗在位期间,重用宦官王守澄等人。唐敬宗死后,王守澄联合右神策军中尉梁守谦等人拥立李昂为帝,是为唐文宗。

王守澄拥立有功,被封为骠骑大将军,他擅权朝政,甚至对唐文宗也不放在眼里。唐文宗虽然有心除掉宦官,但自己的力量太薄弱,他只能隐忍,暗中寻找机会。王守澄有一个养子名叫李训,此人原本姓郑,因父亲获罪被抄家,成为王守澄的养子,并改姓李。李训此人颇有才能,他善于揣摩上司的心思,因此得到了王守澄的信任。另外,李训还与翰林学士郑注关系密切,两人暗中图谋消灭宦官势力。

李训通过王守澄的关系,得以进入朝廷,担任右拾遗、翰林侍讲学士等职,负责为唐文宗讲解经史。李训口才很好,经常讲一些前朝的历史故事,并旁敲侧击,劝谏唐文宗铲除宦官势力。唐文宗觉得李训是个可造之材,于是与他密谋除掉王守澄。李训又推荐了郑注,说此人精通兵法,有将帅之才,可以委以重任。于是,唐文宗任命郑注为右神策军副使。

王守澄对李训、郑注的升迁感到惊讶,他问道:“郑注这小子何德何能,竟能担任如此要职?”李训回答说:“陛下想要重用郑注,但担心宦官们不同意,所以才让我先推荐他为右神策军副使,这样您就不会反对了。”王守澄信以为真,他对李训更加信任。不久后,唐文宗升李训为中书舍人、学士承旨。李训、郑注得到唐文宗的信任后,开始实施除掉宦官的计划。

他们先是从王守澄的亲信下手,先后除掉了韦昭度、李仲言、王璠等人。王守澄此时才意识到李训、郑注是要对付自己,他打算发动政变,废掉唐文宗。结果消息泄露,李训抢先动手,派兵包围了王守澄的宅邸,将其软禁起来,不久王守澄就被赐死。王守澄死后,唐文宗打算让宦官仇士良担任左神策军中尉,统领禁军。仇士良是王守澄的死党,李训、郑注非常担心,但唐文宗已经下定决心。

李训劝说道:“仇士良手握兵权,如果让他担任这个职务,恐怕会尾大不掉,不如让宦官杨承和、王践言担任。”唐文宗没有听从,依然任命仇士良为左神策军中尉,同时让郑注担任昭义节度使。李训想趁机除掉仇士良,但郑注却认为时机不成熟,于是两人商定,等郑注到镇后再动手。然而,李训有些等不及了,他打算提前发动政变。

公元835年十一月,唐文宗在紫宸殿上早朝,文武百官依次站好,左神策军中尉仇士良、右神策军中尉鱼弘志率领宦官在殿西侧侍立。突然,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匆匆上殿,奏称:“左金吾衙门后的石榴树上发现有甘露,这是祥瑞之兆,请陛下亲自前往观看。”唐文宗非常高兴,于是让仇士良、鱼弘志率领宦官们一起去观看。

仇士良等人却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当他们走到含元殿时,发现韩约神色紧张,而且汗流浃背。仇士良问道:“韩将军为何如此慌张?”韩约一时语塞,没能回答上来。仇士良更加起疑,他连忙让宦官们返回大殿,此时一阵风吹过,仇士良发现殿角的幕帘后面似乎有很多人影晃动。仇士良大惊失色,他连忙喊道:“不好,有埋伏!”

宦官们一听,立刻抽出兵器,冲向殿角的幕帘。李训见状,大声喊道:“宦官谋反,护驾!”与此同时,金吾卫士们冲了出来,与宦官们展开了激战。然而,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准备,金吾卫士们很快败下阵来。仇士良等人簇拥着唐文宗逃入内宫,然后关闭宫门。李训见大事不妙,于是换上平民的衣服,骑马逃出长安。

在出逃过程中,李训被仇士良的追兵抓住,惨遭杀害。与此同时,郑注率领昭义镇的军队前往长安,结果在半路就被仇士良派出的军队击败,郑注也被杀死。事后,仇士良命令宦官四处搜捕参与政变的官员,包括宰相王涯、舒元舆等人在内的一千多人被杀,朝野为之震惊。由于这次事件与甘露有关,所以被称为“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后,宦官势力更加嚣张,他们不仅掌控了禁军,还参与朝政大事的决策。仇士良甚至对唐文宗说:“陛下不要与读书人商量事情,这些人只会坏事!”此后,唐文宗彻底沦为傀儡,唐朝的朝政大权完全落入宦官之手。直到唐昭宗时期,朱温进入长安,才彻底消灭了宦官势力。

来源:策略rF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