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6日,《半月谈》发了一篇文章,没点名具体是谁,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说的是哪些公司,那些靠老板拍短视频、立人设、拉粉丝吃饭的企业,最近接连出事,不是碰巧,是这种营销法子本身就不对劲。
2025年10月26日,《半月谈》发了一篇文章,没点名具体是谁,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说的是哪些公司,那些靠老板拍短视频、立人设、拉粉丝吃饭的企业,最近接连出事,不是碰巧,是这种营销法子本身就不对劲。
老板们以前卖东西,现在卖自己,天天发日常,跟粉丝唠嗑,装得跟朋友似的,用户觉得被懂了,就愿意掏钱,可一旦产品出问题,比如东西差、吹得假,这些粉丝立马从帮衬的变成骂人的,他们不是来帮你解决事,就是拿你当出气筒,企业越靠这些铁粉,崩起来就越狠。
算法也在推波助澜,短视频平台爱推那些让人上头的内容,老板们只好硬撑着演真实,结果真话越说越少,人设越扮越假,用户本来是来买东西的,现在被当成了要皈依的信徒,Z世代的年轻人其实看得清,他们不买那种装出来的真诚,豆瓣上有个小组叫“反人设”,去年人翻了一倍多,还有个话题叫“CEO翻车观察”,浏览量超过两亿,大家早就不信这套了。
有些企业走的是另一条路,华为的任正非被媒体问到问题,从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清楚,理想汽车的李想去年直播三个小时,自己讲产品哪里有问题,怎么改,结果大家反而更信他,反观某个新能源车品牌,老板以前天天拍视频说为爱发电、用户是家人,电池一出事,粉丝全跑光了,没人替他说话,有人在微博发了个话题,你粉的CEO值得你跪吗,很快就上了热搜。
国家也盯上这事了,今年七月,市场监管总局出新规,明令禁止编人设、搞情感套路,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用AI盯短视频里的情绪煽动,平台数据也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打着CEO人设的账号被投诉的比去年多出两倍多,封号的也最多,流量不是啥都能管用,它也能回头咬人。
来源:乌江河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