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产品经理”,是如何逼疯设计师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14:44 2

摘要: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几乎不给人生路走的好看,到底是怎么来的?你以为是工匠们灵感爆发,艺术附体?这么想,就把事情看简单了。

大家先看几张图,一个清朝的瓶子。第一眼瞅过去,啥感觉?漂亮、精致、值钱。可能大部分人的想法也就到这儿了。

清朝乾隆粉彩描金花卉紋輔獸耳方瓶

清朝乾隆粉彩描金花卉紋輔獸耳方瓶(局部)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几乎不给人生路走的好看,到底是怎么来的?你以为是工匠们灵感爆发,艺术附体?这么想,就把事情看简单了。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叫乾隆的“产品经理”,和一个叫唐英的“项目总监”之间,一场持续了几十年的极限拉扯。

这事儿的本质,是一种“炫技式内卷”。

说白了,乾隆这个皇帝,啥都好,就是有个毛病,太想当“六边形战士”了。你打开他的履历,文治武功都想刷到满级。反映在瓷器上,他的要求就一个字:“全都要”

他跟御窑厂下的需求,翻译成现在的话大概是:

“小唐啊,前朝那些宋代哥窑、汝窑的极简风,给我来一套;明朝那个青花的热烈奔放,也得有;还有,我听说西洋的那个什么珐琅彩不错,也给我整上。记住,设计要仿古,但技术得是最新款的,要一眼就能看出咱们大清的牛掰。”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甲方”心态,而且是权力不受制约的顶级甲方。他要的不是一件器物,他要的是一个“技术奇观”,一个能证明他治下国力鼎盛、万国来朝的文化丰碑。

咱们再回头看这个瓶子,你就能品出那股味道了。

你看它的器型,方方正正,这是在致敬上古青铜器的庄重,是“仿古”;再看瓶身上的粉彩花卉,颜色润泽雅淡,这是继承了他爹雍正的审美,叫“承上”;瓶颈上又是仙鹤又是红蝠,吉祥寓意直接拉满,这是当时最流行的设计元素,叫“采今”。

清朝乾隆粉彩描金花卉紋輔獸耳方瓶

清朝乾隆粉彩描金花卉紋輔獸耳方瓶(兽首局部)

清朝乾隆粉彩描金花卉紋輔獸耳方瓶(局部)

这还不算完。细节上,兽头把手要威猛,鎏金要恰到好处,花鸟的羽毛、叶片上的脉络都得一丝不苟。为啥?因为这压根不是给普通人用的,甚至不是给大臣们显摆的。这是乾隆自己摆在宫里自我欣赏的“手办”,是“朕”的品位

所以这活儿,一般的工匠根本干不了,必须是清宫造办处里,给皇帝画画的那帮顶级画师亲自操刀。

这就叫“炫技”。当一个文明的某个技能点(比如烧瓷)已经高到没朋友的时候,它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内部的、极其精细化的演变。说好听点叫“集大成”,说难听点就是“卷到极致”。把前辈和同行的路都走完,让后人无路可走。

而唐英,就是那个负责把乾隆吹出去的牛逼,给实实在在落地的人。他“殚心竭慮”,意思是心都快操碎了。一边要揣摩皇帝的心思,一边要逼着工匠们突破技术极限。

所以,咱们今天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与其说是一件冷冰冰的瓷器,不如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身上凝聚着一个帝国的财力、一个君主的意志,和无数顶级工匠几乎被榨干的心血。

它是一种权力与审美的终极结晶。 美得让人窒息,也复杂得让人敬畏。

下次再看到这类文物,别光说“好看”就完了。你可以想想它背后那个疯狂的“产品经理”,和他那个快被逼疯的“项目团队”。那样,你可能就离历史的真相更近了一步。

全文完,觉得不错,务必点个赞。

来源:观史云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