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忙忙碌碌,一个又一个事情突如其来,打乱我们的节奏,想有一个安静的“整块时间”去思考,都成为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每天忙忙碌碌,一个又一个事情突如其来,打乱我们的节奏,想有一个安静的“整块时间”去思考,都成为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想改变,却在无数个碎片化时间里告诉自己只能再等一等,于是就像是推着巨石的西西弗斯一样,日复一日重复着相似的轨迹,睡前只剩一句:
那些成长的梦想、专注思考的能力,被琐碎的现实淹没,也被“没有现实条件,还没准备好”的犹豫搁置。
曾经我也一度被这样的现状困扰,不甘心就这样无能为力地看着时间从指缝溜走,自己还疲惫地站在原地。
没有大块、完整的时间,我就选择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寻求改变:晨起泡咖啡的间隙、通勤路上的碎片化时间、午休片刻的宁静……
长期坚持下来,我发现:真正的改变并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开端,它就在我们每一日的坚持的小习惯里。
今天,小肆想与你分享5个温暖的习惯。它们简单却有力,温柔又坚定地重塑着我们的生活。
成为更好的自己,改变就始于这些最小而温暖的开始。
任务清单清晰可见,却忍不住先刷会儿手机;重要的事情就在眼前,却忙着整理桌面、回复无关消息……不拖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
这个过程舒服吗?
并不!
它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甚至带来任务无法更好完成的恶性循环。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蔡格尼尔效应,是指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或中断的任务,而非已完成的任务。
这就是为什么未完成的待办事项会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带来焦虑。
而五分钟启动法,正是利用了这一效应:
不要逃避“开始”的那一刻,你只需要行动,答应自己先做五分钟。
往往五分钟后,你已经进入了状态。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一旦开始行动,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会被激活,帮助我们保持专注。
无论现在有什么待完成事项,既然早晚要做,不如试试五分钟启动法吧——
打开文档写下第一个标题、翻开书本读上一页、打通那个早晚要沟通的电话、整理那想起就烦躁的表格……
你会发现,行动,是化解焦虑最温柔的良药。
我一直有一个写小说的梦想,在内心想了无数次,也间歇性努力了无数次。
每次写个几万字,就停滞好几个月,之后再也没有力气和意愿继续写了。
所以,直到现在,我写了很久,却连一本完整的小说都没完成。
更新公众号、小红书,做自媒体也是,兴致来了写一写,没兴致了几个月也不更新,可想而知什么成果都没有。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一个写作习惯,就是每天清晨四点起床写作,他说:“重要的不是写多少,而是每天都要写。”
人们常常高估了一次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低估了每天小步前进的累积效应。
曾看到过一个著名的“365效应”:
1.01的365次方等于37.8,而0.99的365次方只有0.03。
每天微小的进步,经过时间的累积,会产生惊人的变化。
你想写的那个故事,想学的技能,想开始的计划……不必等“万事俱备”,也不必害怕路途遥远。
写到这里,我想给自己一个承诺:
不需要非得在书桌前,不需要阳光正好的天气,不需要世界很安静,不需要心情很愉快,不需要很多支持的声音,不需要一切都得刚刚好才可以……
就算充满嘈杂喧嚣,就算情绪起伏又磕磕绊绊,就算感到软弱无力,我仍然要每日坚持写下去,今天写下一个段落,明天继续练习一个小节,后天用同样的时间坚持下去……
再远的旅程,脚下一步步走下去,也终能在不容易中抵达。
有时候,最累的不是身体,而是心。
有研究提到,现代人的疲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决策疲劳”。
我们每天要做出数以万计的大小决策,从早餐吃什么到如何回复邮件,这些都在消耗我们的心理能量。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心流”状态,是指人们全心投入一件事、忘记时间流逝的心理体验。
真正的休息,不是熬夜刷剧,而是做一些能让心灵重获平静的事:
傍晚时分,点上香薰,读一首诗;周末早晨,手冲一杯咖啡,写下三行随笔;在公园散步晒太阳,感受微风拂面;整理书桌,享受井然有序;写日记,释放纷乱思绪;阅读,感受穿越时空的共鸣……
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能让大脑从消耗模式切换到恢复模式,像给手机充电一样,为我们的内心重新注入能量。
我们常常在相似的地方反复摸索,却忘了总结过去的经验。那些踩过的坑、收获的心得,都是最珍贵的财富。
日本著名的外科医生日野原重明先生直到105岁高龄仍在坚持工作。
他有个习惯:每天记录“诊疗笔记”。
不仅记录病例,还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些笔记成为他不断精进的重要工具。
一项研究发现,定期记录经验的人在工作效率上比不记录的人高出23%。
准备一个本子,或创建一个文档,记录工作中的技巧、沟通中的心得、生活中的发现。这不仅是记录,更是在为未来的自己铺路。
人生路上,会遇到一个有一个难题,但只要我们都用心反思、总结经验,下一次一定不会重蹈覆辙。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方法:记录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强大的元认知练习。
要跳出事件本身,以观察者的角度去分析“我当时为什么那么做?”“这个决策背后的假设是什么?”“有哪些下次可以优化的地方?”
通过提升元认知能力,我们能从单纯的“经历者”转变为自身经验的“研究者”,成长速度会大大加快。
回想上周、上个月,你是否觉得日子模糊成一片?
我们太忙于前行,却忘了每个日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每天花几分钟,记录那些温暖瞬间:路边的向日葵,美味的午餐,阅读的感悟,小小的成就……这些记录就像生活的照片,让时间有了温度。
我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经常互相翻出一些照片、朋友圈或者是当时的记录,看到才会想起,原来那个时间我们是这样的,我们发生了这些生动的事情。
记录美好,我们会因为每一件具体的小事而收获幸福:今天早上那杯醇香的咖啡、下班路上看到的美丽夕阳、同事今天对我说的那句鼓励的话……
记录勇气,我们会再下一次遇到难题而心怀恐惧时,告诉自己,在我的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记录灵感,阅读时的共鸣、聊天时的启发、解决问题时的灵光……我们能伸手抓住那些闪光的感悟。
记录心情,伤心的、痛苦的、焦虑的、愉快的、激动的……每一种情感都值得被认真记录,你会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与渴望,学会用更加温柔的方式对待自己。
作家安妮·拉莫特在《关于写作》中分享:“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从糟糕的第一稿开始的。”
成长也是如此,不必追求完美,只要温柔开始。
亲爱的你,也许今天的忙碌已让你精疲力尽,也许生活中的挑战让你倍感压力。但请记得,成长不是要成为别人,而是更温柔地成为自己。
从这5个温暖的习惯开始,让改变发生。
你怎样过一天,你就怎样过一生。
愿你的每一天都充满细小的美好,愿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幸福而平静。
来源:健康长寿小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