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东胜区:“优居” 幸福升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4:48 1

摘要:曾经困扰居民的“入住难”“办证难”问题,如今被一一破解;昔日处处陈旧的老旧小区,凭借点单式改造焕发新颜;以“供热一张网”为核心的工程改造,让冬日暖城百姓实现暖居;信托制物业带来透明化管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不断勾勒出美好生活新图景……

曾经困扰居民的“入住难”“办证难”问题,如今被一一破解;昔日处处陈旧的老旧小区,凭借点单式改造焕发新颜;以“供热一张网”为核心的工程改造,让冬日暖城百姓实现暖居;信托制物业带来透明化管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不断勾勒出美好生活新图景……

“优居”,一场关乎千家万户的住宅蝶变正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悄然发生。

破茧:全力以赴 化解积弊

作为鄂尔多斯市的核心城区,东胜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涉及项目多、积弊深、时间跨度长。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东胜区委、区政府锚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这座城市有更好的未来”奋斗目标,全力以赴攻坚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

时值末秋,原本寂静的正东家园小区里突然传出一阵喧闹的鞭炮声,刚刚领到钥匙的住户边莲望着即将开工装修的家,心里溢满了喜悦。“等了这么久,终于拿上钥匙了,修建起来的小区品质还这么好,各种设施都齐全,政府真是给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大难题!”

解决入住难,圆百姓安居梦。曾经的正东家园小区,因开发企业深陷纠纷诉讼,一度停工。而如今,正东家园项目成功交付,一把把钥匙、一本本产权证,已稳稳当当握在居民手中。

“坚持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2024年5月,在东胜区委常委会明确相关工作原则的指引下,东胜启动“群众住宅办证专项整治行动”,成立由区长任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4名县处级领导包联镇街,组建“政策协调、问题化解、监督问责、宣传引导”4个工作组,制定《东胜区群众住宅办证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建立“工作组日调度、区政府周调度、区委月调度”机制,每周通报进度、每月专题研究。

“一项目一台账”,精准破题。东胜用3个月时间开展“拉网式”排查,在清晰台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每个项目的整改任务、责任部门和时限要求。通过采取“证缴分离”“证罚分离”等创新方式,东胜优先为购房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打破了过去“建设单位违法、群众买单”的困局。

而针对不同的“问题楼盘”,东胜采取分类处置方式:对资金链断裂的项目,积极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接盘;对手续不全的项目,在依法处罚的同时,简化流程办理相关许可;对欠缴税费的项目,实行“追办分离”,不让开发企业的责任成为群众办证的障碍;对于涉法涉诉项目,创新构建了“纪委监委+政法委+法院+N”多元化解机制,组建政法专班开展跨区域协同工作。同时,东胜还立足长远构建长效机制,通过建立房地产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创新推行“交房即交证”改革模式,确保“交房即办证”。

遥遥望去,一栋栋楼盘正变得热火朝天,一本本不动产证发放到手,熨烫得人心暖。

焕新:深度更新 暖城暖居

在东胜城区规模化建设发展的滚滚浪潮中,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面貌不断被刷新。然而,其中“沉默的老者”——老旧小区,由于修建年代久远、管网陈旧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其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民生“痛点”。

走进纺织街道的好佳明苑小区,原本斑驳的外墙已被粉刷一新,坑洼的道路变得平坦整洁,杂乱的电线全部被收入线槽。而在不远处的滨河佳苑小区内,工人们正在为小区的施工改造进行最后的冲刺工作。

望着即将焕然一新的小区,住在滨河佳苑的老住户曹银良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以前一下雨家里就渗水,墙面也花了,马上就能完工住‘新’家了,我们这些老住户都盼着呢。”

老旧小区、住宅小区遗留问题整治该从何入手,才能改出成绩、整出成效?破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好“谁来改、改什么、怎么改”。

东胜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基层党组织带领,联动多方力量共议共建共治共享,按照“一小区一策”,以“菜单式”推进改造,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变为实实际际的改造项目。

此外,通过地方财政补贴80%、居民自筹20%的方式,东胜进一步拓宽改造资金来源,并依照居民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和小区轻重缓急程度,分批次有序推进改造。

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作为改造的核心项目之一,赢得了民心。“我家住在6楼,以前爬楼比较费劲儿,提着东西上楼更让人发愁。现在有了电梯,老人小孩也更愿意下楼活动了,生活方便多了。”家住神华丽苑小区的张艳芳说。

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难题不少,低层住户不支持、资金筹措难、审批部门多等问题都亟待破解。东胜探索出“业主自愿、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补贴等方式调动居民积极性,将难题化解,让更多老年人实现了“上下自由”。

2024年,东胜区炜业阳光新城、富盛苑C区、园丁小区、名仕花园、杏林苑、神华丽苑等小区20部电梯已全部加装完成并交付使用。2025年,东胜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计划加装20部电梯,已完成富兴花园、静和苑、东方阳光等多个小区的实地踏勘工作并开始施工。

然而,东胜老旧小区改造和住宅小区遗留问题整治行动并不止于此。

去年冬天,一些居民们惊喜地发现,家里温度明显提高了,以往需要穿着棉袄在室内活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以前冬天在家穿棉袄看电视还冻脚,只能去儿子家过冬。去年改造后,家里温度可是比以前高多了,可是暖和了。”家住林荫街道康居小区的居民党晓英对小区供暖变化感触颇深。

2024年,东胜区积极响应自治区有关部署要求,全力推进“供热一张网”建设,将8家供热热源企业的分管区域按分类整合原则,实施供热主管网互联互通改造,让各热源互为备用、资源互补、热量互通,实现热力总平衡。同时,加速推进老旧小区供暖管网更新改造、热源扩容提质等关键工作。

2025年,这边刚一停暖,那边的供热管网改造立即开工,进一步织牢织密“供热一张网”,全面提升供热服务保障能力,持续为冬日里的暖城增温。

不仅如此,东胜区还创新推出“供热管家”服务模式,为每个小区配备专职供热服务员,以“一对一”“点对点”,实现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理居民供热问题,实现“未诉先办”。

走进了学府小区,道路两旁居民房屋外,新装的天然气管道沿墙铺设。始建于90年代末期的学府小区,如今已“要暖有暖”“要气有气”。

可是,曾经的这里可谓是“缺暖少气”,随着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后,这里不仅完成了供暖管网的改造升级,还在今年7月,全面实现接通入户管道天然气。

在居民唐成萍家中,她熟练地旋转打火,天然气瞬间转化为跳动的火苗,映照着她脸上幸福的笑容。 “以前大家不是用煤气罐就是用电锅,现在政府给咱们接通了天然气,又方便又安全又实惠,我们都可高兴了,心里可是踏实了。”

从外立面粉刷、管网改造,到加装电梯、增加便民设施,从供热“供得上”“供得好”到天然气安全走进千家万户,东胜的老旧小区正经历着由内而外的蜕变。

蝶变治理升级 安居乐居

恢宏的改造让小区“硬件”焕然一新,如何让老旧小区“新”得更加彻底?核心在于物业管理“软服务”得跟上。

长期以来,物业费收支不透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困扰着许多小区。东胜引入的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与传统物业模式不同,信托制物业是由社区居委会全额控股,聘用辖区居民为法定代表人、监事会成员而成立的智慧物管公司。业主们可通过首创研发的“信托制”小程序,轻松实现线上灵活缴费,实时查看物业费收支情况,开展实人、实房投票决策等协商议事。

“现在小区物业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清清楚楚,我们交物业费也更放心了。”体验了信托制物业的居民李琛这样评价。

同时,东胜区大力推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就能满足购物、餐饮、维修、养老等日常需求。

“我出家门步行不到10分钟,就有锻炼场所,能打太极、跳舞、打乒乓球、唱歌。附近还有养老服务站、社区食堂、公园广场、便民市场,我们生活所需应有尽有。”建设街道亿利金威社区居民何玉莲对便民生活圈赞不绝口。

从硬件改造到软件升级,从单一服务到综合配套,东胜的住宅蝶变,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一种以人为本、精细化的城市更新。

无论是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整治,又或是老旧小区改造、住宅小区遗留问题整治,还是物业服务,政府不再是唯一的“主角”,而是成为引导者和服务者;居民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成为参与者和监督者。通过听取民意、汇聚民智、调动民力,东胜让民生工程真正符合民众期待、满足民众需求。

“改造前,社区多次召开征求意见会,我们提出的增加休闲座椅和儿童游乐设施的建议都被采纳了。”富北小二楼小区居民赵明生说,“这种被尊重的感觉真好。”

家的模样,就是城市的模样。当一栋栋老宅焕发新生,当一个个小区充满欢声笑语,当一张张脸庞绽放幸福笑容,在东胜,安居不再是梦想,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在东胜,幸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可感可触的日常存在。

东胜正在以一场全面且精细的住宅蝶变,回应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

蝶变不止,更新继续。未来,东胜还将继续聚焦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持续深化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整治、老旧小区改造、住宅小区遗留问题整治、天然气全覆盖、物业服务全覆盖等一批住宅领域专项行动,以住宅蝶变让更多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眺望东胜,万家灯火安居优居,幸福日子花开愈浓。

来源:东胜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