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再信“养儿防老”了!78岁的王阿姨瘫在轮椅上,想喝口热汤得等邻居帮忙,3个子女电话里总说“忙”,上门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更揪心的是,她翻遍存折只剩几百块,每月3000块退休金连进口药都买不起,只能偷偷减剂量。你老了要是没这两样东西,晚年可能比她还难!
别再信“养儿防老”了!78岁的王阿姨瘫在轮椅上,想喝口热汤得等邻居帮忙,3个子女电话里总说“忙”,上门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更揪心的是,她翻遍存折只剩几百块,每月3000块退休金连进口药都买不起,只能偷偷减剂量。你老了要是没这两样东西,晚年可能比她还难!
不是总有人说“子女孝顺就够了”,可现实早变了。现在的年轻人,光是自己的日子就过得紧绷绷:同事小李每月还8000房贷,孩子报兴趣班花3000,父母生病想请护工,他只能咬着牙刷信用卡,最后还是靠父母自己的退休金才撑过去。
不是子女不孝顺,是他们真的没余力。你住院要20万手术费,子女能熬夜陪床,可钱得自己掏;你行动不便想请护工,子女能帮你找,可每月5000的护工费,他们未必拿得出。去年邻居张叔突发脑梗,儿子连夜从外地赶回来,可看着缴费单,还是张叔掏出自己攒了15年的存款,才没让儿子为难。
存款从来不是“自私”,是老了的“救命钱”“尊严钱”。你有存款,生病时能选三甲医院的专家号,不用为了省钱去小诊所硬扛;想出去散心,能报个康养团住单间,不用等子女“有空”;甚至子女遇到难处,你还能帮衬一把,而不是成他们的负担。
反观没存款的老人,日子过得有多难?楼下的赵奶奶,摔断腿后舍不得请护工,只能让老伴每天扶着她挪步,伤口发炎了也舍不得买好药,就怕给儿子添负担。她总说“忍忍就过去了”,可夜里疼得睡不着的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
如果说存款是“应急的底气”,那退休金就是“日常的靠山”。它不像存款会越用越少,是每月准时到账的“固定收入”,能帮你把日子过安稳。
有退休金的老人,每天能买新鲜的蔬菜水果,偶尔和老伙计下馆子;能给自己买件合身的棉衣,不用穿子女淘汰的旧衣服;甚至能请个钟点工打扫卫生,不用再弯腰擦地板。可没退休金的刘大爷就不一样了,年轻时嫌社保贵断了缴,现在每月只领1000多,连房租都不够,只能挤在儿子家的小次卧,看儿媳的脸色过日子。
很多人年轻时总觉得“养老还早”,要么月光族,要么断缴社保,等到老了才追悔莫及。朋友的母亲就是这样,当年为了给儿子买婚房,掏空了所有积蓄,现在老了没存款,退休金也只有2000多,儿子虽然偶尔给点零花钱,可想买点爱吃的点心,都得反复琢磨。
其实养老规划一点都不复杂:每月发工资后,先存500块,积少成多也能攒下一笔钱;社保千万别断缴,哪怕找灵活就业的方式交,也比老了没退休金强。别总说“等以后再说”,时间不等人,等到你走不动路了,再想攒钱、补社保,早就来不及了。
最后问你:你开始为养老做准备了吗?真正靠谱的养老,从不是靠子女的“孝心”,而是靠自己年轻时的“远见”。攒下的存款,是你老了的底气;交够的社保,是你晚年的安稳。
来源:聪颖雪碧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