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护士变身“发明家”,这些护理创新“金点子”,实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6 16:44 2

摘要:导读在病房里,她们是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在创新路上,她们化身巧思不断的“发明家”!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护理效率,护士们从临床痛点出发,用智慧和爱心创造了一个个暖心之作。

现代护理周刊

导读 在病房里,她们是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在创新路上,她们化身巧思不断的“发明家”!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护理效率,护士们从临床痛点出发,用智慧和爱心创造了一个个暖心之作。

这些“小发明”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专业与温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新作品一

一种耳鼻喉检查专用照明装置

张家港市一院 陆凤霞

耳鼻喉科的检测设备多为杆体结构,在检测时通常会外设光源对灰暗的耳鼻喉内环境进行照明,但使用时存在便捷度不高,光源角度需人工调整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市一院陆凤霞经过思考和反复调整,设计出一种新的照明装置,可以更好地提升检查便捷度。这一创新思路目前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创新优势

1.新的充电电池上自带充电孔,可进行电池充电;2.通过充电电池对灯条进行稳定供能,并通过灯条配合反光槽和镜面结构的安装槽进行光源转射,从而完成整个装置对耳鼻喉环境的快速照明处理;3.通过转片沿着阻尼转轴进行旋转,从而调整光源的照射角度与面积,提高照明效果,提升检查的高效性。

创新作品二

一种胰岛素注射提醒盒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冯娇娇

糖尿病患者通常需在餐前15-30分钟进行胰岛素注射,但医院餐食一般是同一时间配送。冬天时,饭菜容易冷却,部分患者甚至存在进食前遗忘注射胰岛素的情况。市中医医院冯娇娇为此设计了一款胰岛素注射提醒盒。医院送餐时将糖尿病餐食放入提醒盒内,患者打开餐盒第一时间能有语音提醒需注射胰岛素后进食,同时餐盒设有保温层能够保持饭菜温度。这一创新思路目前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创新优势

1.餐盒放入提醒盒2的位置(设有保温层),放置同时插杆1自动插接按压触发开关,此时,触发开关1向下并判断为关闭状态;2.当餐盒取出,触发开关1复位,判断为打开状态,控制语音播报器播报胰岛素注射提醒。该设计能够及时提醒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并保持饭菜温度。

创新作品三

一种带排气孔的一次性奶瓶

澳洋医院 俞美玲

为解决使用传统一次性奶瓶喂养流速不好控制、易胀气等问题,经过多次改进,澳洋医院俞美玲发明了一种带排气孔的一次性奶瓶,有效解决了喂奶计量及流速控制问题,提升了喂养效率。

创新优势

1.新设计的一次性奶瓶尾端增加设计了排气柱,只需打开排气柱,即可省去以往喂奶时反复放松奶嘴的步骤。除具有排气功能外,通过排气柱还可给不配合喝药的宝宝注入药物,方便喂药;2.瓶体还增加设计了保护套,可将四指和拇指分别套入,通过保护套可以更好抓握瓶体,避免掉落。

创新作品四

一种一体式多功能下肢保暖套

张家港市三院 谢园莉

下肢骨牵引是骨科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市三院谢园莉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受牵引弓和牵引绳影响,患肢存在保暖不到位、功能锻炼自主性差等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经过反复研究实践,发明了“一体式多功能下肢保暖套”,能较好地匹配牵引器具并实现患肢保暖。

创新优势

1. 根据不同季节研发秋冬款和春夏款;2. 可调节长短,不会遮挡牵引针位置,不影响治疗;3. 采用系带式方便穿脱,同时便于观察足背动脉、末梢血运等情况;4. 保暖套上拉绳可便于患者自主功能锻炼;5.保暖套足底加厚部分,能够融入丁字鞋设计,避免发生足下垂等并发症。

从“打针发药”到“专业发明家”,护士们用行动证明: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这些发明不仅提升了护理质量,更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与关怀。

创新作品五

一款自带切割功能的3D打印组合式漏斗型离针器

张家港市一院 钱佳瑜

利器盒是一种用于收集注射器针头、刀片、缝合针、安瓿等废弃锐器的专用容器。市一院钱佳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利器盒缺少分离针头的装置,在处理使用过的输液针头时,需要另外用剪刀分离针尖和皮条,增加了工作人员被针刺伤风险。为解决此类问题,她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了个性化组装卡槽,实现与雪茄刀和利器盒的完美组合,有效降低了针刺伤风险。这一创新思路目前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创新优势

1.漏斗式设计,可以使利器更准确地投入利器盒,避免二次投放;2.漏斗型离针器与传统剪刀分离针头相比,可实现无接触切割,切割后能实现利器盒自动封闭,避免利器外泄,且外型整洁美观。

创新作品六

一种能使注射器保持负压抽拉状态的注射固定器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罗燕

如遇到中心静脉导管发生血液凝固堵塞时,传统操作是一人用20ml注射器抽取空气制造负压,另一人同步操作三通管阀门,使专用溶栓药液在负压作用下进入导管。此操作需要两名护士互相配合才能实现。市中医医院罗燕研发的注射器负压固定装置,通过固定器械后自动维持负压环境,使得溶栓操作仅需一名护士即可独立完成,极大节省了护士人力。这一创新思路目前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创新优势

注射固定器使用后,能使注射器保持负压抽拉状态,从而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如PICC、CVC、PORT)血凝性堵管的溶栓操作时,可单人完成抽负压以及旋转三通管换向阀这两项操作,节约护士人力。

创新作品七

一种带托盘的称重病床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李霞

在急危重症、血液透析及深度昏迷患者护理中,体重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传统体重测量方式存在一定局限,对卧床患者难以精准测量。针对这一痛点,市中医医院李霞与其他2名护士创新研发了集成式智能称重病床,实现了智能动态称重,为精准医疗提供可靠支持。这一创新思路目前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创新优势

1.智能称重病床系统带有四足压力传感阵列+自适应算法,患者任何体位变化都可自动校准,从而实现智能动态称重;2.该系统还适配多体位诊疗需求,带防碰撞感应装置,可以保障患者安全。

创新作品八

一种可艾灸多部位的艾灸装置

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纪君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条产生温热刺激穴位,达到防病治病功效。但传统装置为同一型号,不能紧密贴合人体曲线,存在热量易散失及装置易滑落的问题,影响疗效和舒适度。针对此类问题,广和医院王纪君发明了多部位自适应艾灸装置,采用柔性可调节支架设计,能自动贴合不同身体曲线,配合智能温控系统实现精准热疗。这一创新思路目前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创新优势

1.新设计的艾灸盒体可调整左右位置以及调节上下高度,能够精准匹配身体不同部位。同时盒体底部不与患者皮肤接触,可避免局部压迫、艾灸盒掉落等情况,提高舒适度和治疗效果;2.在治疗过程中,可依据每位患者对热的敏感度,调节升降板高度,艾柱燃烧后变短,可随时调节艾柱高度,确保治疗效果。

这些闪耀着人文关怀的护理“小发明”,正是护士群体以专业为笔、用爱心作墨,在护理事业长卷上书写的用心之作。今天,让我们透过这些闪耀的“护理智慧”,致敬那些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的白衣天使!

来源:福之需-大健康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