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谁都没问,一个演了三十年唐僧的人,怎么就突然成了文玩界的顶流。
他六七十岁了,还天天坐在镜头前讲紫檀木。
不是演戏,不是访谈,是带货。
一块雕花的木头,能卖到六位数。
有人骂他卖情怀,有人夸他懂变现。
但谁都没问,一个演了三十年唐僧的人,怎么就突然成了文玩界的顶流。
他不慌。
直播间里说话慢条斯理,像念经。
说这木头是清朝老料,说这雕工是匠人三天没合眼,说这不只为卖货,是想让年轻人知道,老东西不是破烂,是能焐热的温度。
粉丝数八十三万,一场直播两百万人看。
数字不会撒谎,但没人知道他夜里几点睡。
他老婆比他大十一岁,是女首富,家底厚得让人不敢细算。
可他不碰她的公司,不插手她的生意。
可他开的公司,名字叫“紫檀文化传播”,经营范围里清清楚楚写着“网络直播服务”。
这步棋,走得不急,但很准。
有人问:他算不算蹭老婆的光?
可你想想,哪位女企业家会允许丈夫用自己名字带货?
他没靠陈丽华的名,他靠的是迟重瑞三个字——那个骑白马、念阿弥陀佛的唐僧,刻在一代人记忆里。
他不演戏了,但没下戏。
只是换了个舞台。
戏文还是那套:取经人,走四方,遇魔降魔,遇佛拜佛。
现在魔是流量,佛是信任。
他还在取他的经。
继子们已经在集团里站稳了脚,他却一头扎进木头堆里。
有人说他老来图个乐,也有人说他是怕闲。
可你见过哪个闲人,能一口气建起一个国家三级博物馆?
还让那堆老木头,长出直播间里的新芽?
现在没人骂他了。
骂的人,要么不看直播,要么根本不懂——他卖的不是木头,是那些被年轻人丢进回收站里的耐心,是有人愿意为一件老物,多花三小时听你讲它从哪棵树上生出来的故事。
有人说,他该颐养天年。
可谁规定,七十岁就不能重新活一次?
他没喊苦,没哭穷,也没炫富。
只是每天准点开播,不煽情,不卖惨,不碰保健品。
他讲的,是木头的年轮,也是人的年轮。
你骂他,是因为你没想过,自己老了会做什么。
也许你也会,找个角落,把半辈子的热爱,一点点,讲给世界听。
来源:喜庆的橘子ZDbW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