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狄波拉亲口说张柏芝“把两个小孩养得很好”,一句话压住十三年的争议声,谢贤随后也公开表达感谢
狄波拉亲口说张柏芝“把两个小孩养得很好”,一句话压住十三年的争议声,谢贤随后也公开表达感谢
节目里,张柏芝聊育儿像聊家常
她说自己对三个儿子一贯温柔,结果最大的那个,已经18岁的Lucas,反倒“管得很凶”
她买了便宜裤子导致皮肤过敏,Lucas严肃到像小管家,提醒她要重视生活质量
更有意思的是,母子平时通话,儿子会逐条复盘她的承诺和作息,她接电话时紧张得不敢喘大气,挂了才松口气
这一幕我看得有点想笑,但更多是心酸,温柔教育养出的不是“听话宝”,而是会反向提醒妈妈的少年
真正的高潮在后面
刘嘉玲在《一路繁花2》里补了一句:谢霆锋的母亲狄波拉私下夸张柏芝把两个孩子养得很好
这话一出,张柏芝眼眶红了
你能感到那种久等的认可终于落地的轻颤,十三年单亲带娃,她等的不是掌声,是一句公道话
毕竟,离婚后到现在,谢家鲜少公开评论她的育儿,外界传了太多版本,或讽或疑,声音并不友好
而这次认可,像是把尘封的门轻轻推开,让一地猜测安静
紧接着的最新进展也给力
截至10月26日,谢贤公开说张柏芝每隔几个月就安排孩子去看他,他很感激前儿媳把两个孙子照顾得生活和课业都很优秀
这话是老一辈的朴素肯定,不夸张,却分量十足
相关话题在网上迅速热起来,阅读量破亿,说明大众需要一个确定——她的努力没有被辜负
我在想,很多人理解“温柔教育”,觉得就是好好说话不发火
心理老师曹大刚说得更清楚,温和教育是“中庸派”,用耐心和关爱对待孩子,尊重个性,让他们在轻松氛围里成长
但另一位青少年顾问姚春敏提醒
“温柔而坚定”才是内核,边界要守住,家长还得管理情绪、锁定目标、温和沟通、坚定执行
这和柏芝的做法挺契合,温柔里有规矩,孩子才会学会反过来对家长提出要求——比如别为了便宜牺牲健康,这就是边界感的延伸
把镜头拉远一点,你会发现育儿正在变
《2025一线城市青年婚育观全景报告》显示,52.6%的年轻夫妇主张育儿责任平等分工,男性参与育儿时间比十年前多了45%
这几年,“女儿奴”的明星爸爸也频频上热搜,李承铉、周杰伦、郭富城都在用行动告诉大家:父爱不是在台上唱出来,而是在家里做出来
李承铉几乎全职照顾女儿Lucky,换尿布、消毒奶瓶、哄睡写作业,全都熟练;
这种“放下身段”的陪伴,成了娱乐圈里最不虚的光
当然,明星家庭也同样要面对曝光与隐私的拉扯,如何平衡,是另一门功课
消费与育儿也有新的面貌
报告还说,67%的90后父母主动选择二手母婴产品,82%的选择者表示减少物质投入后,亲子互动时间增加了30%
这和柏芝那条“便宜裤子”的插曲形成有点讽刺的呼应:省钱可以,但不能省到伤身
越来越多家庭把钱从学科培训撤出来,83%减少支出,转而加码户外和兴趣课
这可能也是Lucas提醒妈妈“要注重生活品质”的底层逻辑——健康与兴趣,比堆叠物质更重要
线上社群也在帮忙
“科学育儿”话题的笔记超过1.2亿篇,日均互动破500万,57.8%的家庭说社群缓解了焦虑
全职妈妈尤其依赖,比例到83%
儿童智能手表普及率到了30%,78%的年轻父母用APP记录孩子饮食摄入,数据在手机里跳动,像新的育儿备忘录
这是一种“云端育儿共同体”的出现,陌生人互相打气,也互相纠错
如果再把视角放到理念,英国的萨拉·奥克威尔史密斯提出的“温和教育”被广泛传播
它不是“放任”,而是尊重与边界并行,很多专家把实践步骤总结成“感知需求—阐明因果—赋权选择”
这三步听起来学术,落地其实很朴素:先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再讲清后果,让他参与决定
当一个少年开始提醒妈妈兑现承诺,他可能就是被这样一步步赋权长大的
有人会问,刘嘉玲和张柏芝早年关系紧张,如今同台说温暖话,是不是“和好”了
我更愿意理解为“向前走”
人和人之间,过往有时像石子,搁在鞋里很硌脚,但总会有拿出来的那一天
节目里的互动不多,却不尴尬
愿意把一句肯定转交,就已经是成年人之间的体面与善意
我特别在意那个细节:柏芝听到“把两个小孩养得很好”时的眼眶红
被看见,不是那句夸赞本身,而是它背后无数个早起晚睡、送学回家的普通日子
十三年,从孩子的牙牙学语到少年声线变沉,从小手牵着大手到少年反过来护住大人
一个单亲妈妈走过的大路,风很大,但脚印很稳
这件事的意义不只属于八卦,它提醒我们,评价一个母亲,不该只看她的婚姻状态,而要看孩子的状态
也提醒我们,温柔不意味着退让
温柔是稳定的底色,坚定是清晰的边线
当外界的噪音终于被一句实话消音
我们也许更该把注意力放回到具体的生活里——把裤子买得合身,把饭做得健康,把承诺说了就做到
愿每一个认真育儿的人,都能被及时、准确地看见
愿每一个被看见的人,继续把孩子养得很好
来源:妙语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