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年级的英语语法开始真正变得具体了,不再是零零散散的点,而是需要把几个点串成线,孩子这时候觉得难,往往是因为没搞清楚每个语法点背后那个“为什么”,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用这个结构而不用那个,这个结构到底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先说第一个,现在完成时。
八年级的英语语法开始真正变得具体了,不再是零零散散的点,而是需要把几个点串成线,孩子这时候觉得难,往往是因为没搞清楚每个语法点背后那个“为什么”,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用这个结构而不用那个,这个结构到底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先说第一个,现在完成时。
现在完成时大概是八年级第一个大坎,它的构成是have或has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这个形式孩子记起来不费劲,费劲的是什么时候该用它,它和一般过去时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这么跟你说,一般过去时是在清楚地交代一个事情发生在过去的某个具体时间点,比如我昨天去了公园,这个“昨天”就是一个明确的时间标签,句子重点在于陈述那个过去的事件本身,而现在完成时呢,它根本不在乎动作具体是哪一分钟发生的,它关心的是这个过去的动作和现在的关系,它给现在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者结果。
比方说孩子说我已经做完作业了,他用现在完成时,他重点不是在告诉你是晚上七点还是八点做完的,他是在表达一个和现在息息相关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我现在是自由的,我可以看电视或者干点别的了”,这就是现在完成时的核心,它是一座桥,把过去的动作和现在的状态连接起来了,所以当你看到句子里有already, yet, ever, never这类词,或者有for和since引导的一段时间状语,你基本就能断定要用现在完成时,因为这些词都是在描述一个从过去持续到现在的状况,或者一个对现在有影响的经历。
还有一点特别容易错,就是现在完成时和延续性动词的关系,比如这本书我买了三天了,孩子可能会直接翻译成I have bought this book for three days,这就错了,因为buy这个动作是瞬间完成的,你不能“买”这个动作持续三天,这时候就需要换成能够表示持续状态的动词,比如have,正确说法是I have had this book for three days,你得让孩子理解动词本身的性质,是瞬间就结束的还是能一直持续的。
书包里的饼干放了三天了。
第二个重点是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的结构是be动词加过去分词,时态通过be动词的变化来体现,孩子要理解被动语态为什么存在,核心就一点,当动作的执行者不重要,或者我们不知道是谁,或者我们不想说、不需要说是谁干了这件事的时候,就用被动语态,把动作的承受者放到句子的主语位置上,让它变成我们说话的重点,比如窗户被打碎了,我们关心的是窗户的状态,至于谁打碎的,可能不知道,也可能当时说话的场景里这不重要。
练习被动语态的关键,是要熟练各种时态下的be动词形式,一般现在时就是am/is/are done,一般过去时就是was/were done,一般将来时就是will be done,现在进行时是is/are being done,这个进行时态比较绕,要让孩子明白being在这里表示“正在被”的概念,多造句,把重心放在动作的承受者上,想象一个场景,谁被表扬了,什么被发明了,哪里被建造了,这样思路就清晰了。
第三个重点是宾语从句,这可以说是整个初中阶段语法的重中之重,它难在三个方面,语序、时态和连接词,首先语序,这是最需要反复强调的,无论主句是疑问句还是陈述句,宾语从句内部的语序必须是陈述句语序,也就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孩子很容易受中文思维影响,比如“你知道他在哪里吗”,中文的“在哪里”是疑问语序,但英语必须说成Do you know where he is,这里where he is就是标准的陈述语序。
时态一致原则说起来简单,主句是过去时,从句也要用相应的过去时态,但孩子会在主句是一般现在时的时候出错,比如当从句表达的是一个客观事实或真理时,即使主句是过去时,从句也要用一般现在时,比如老师昨天告诉我们地球是圆的,就要说The teacher told us yesterday that the earth is round,这里的is就不能变成was。
连接词的选择取决于从句的类型,如果从句是陈述句,就用that引导,that常常可以省略,如果从句是一般疑问句,就用if或whether引导,意思是“是否”,如果从句是特殊疑问句,就用原来的疑问词what, when, where等来引导,但切记语序要变回陈述语序。
窗户昨天被修好了。
学这些语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虽然考试肯定会考,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别人更复杂的句子,现在完成时让你能谈论经历和持续的状态,被动语态让你能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把焦点放在事件本身而不是施动者,宾语从句则大大扩展了句子的表达能力,能把几个简单句整合成一个有逻辑关系的长句,这才是语言能力的进步。
我们家长能做的,不是在具体知识上指导孩子,那可能是老师的事,我们能做的是当孩子感到困惑的时候,用最平常的话帮他们点破那层窗户纸,告诉他们这个语法点设计的初衷是什么,语言是活的,语法是使用这种语言的共同约定,约定好了这样用是为了表达那种意思,理解了背后的为什么,再去记忆和练习,感觉会完全不同。
语法是思考的框架。
最后我想说,八年级是个分化期,科目多了,难度大了,英语语法尤其需要耐心和细心,不要追求一次就学透,允许孩子有遗忘和犯错的过程,我们保持心态平稳,多鼓励,少指责,看到孩子一点点弄懂了一个难点,那种喜悦是很真实的,这就够了。
来源:花猫的家长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