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0岁王德顺一抬手就抓住全网眼球,泳池边那身腱子肉配上流畅划水动作,直接把“老年人就该弯腰驼背”的剧本撕得稀碎。
90岁王德顺一抬手就抓住全网眼球,泳池边那身腱子肉配上流畅划水动作,直接把“老年人就该弯腰驼背”的剧本撕得稀碎。
他这一跃并非意外,而是三十多年每天三小时健身换来的惯性动作,背后的算盘打得精:用身体告诉市场,演员货架寿命可以无限延长。
视频全长27秒,他用了3秒完成起跳,水下镜头占去14秒,最后10秒给了脸部特写与扬头出水。
剪辑节奏等于宣布:我的肌肉、线条、精神,全部在线。
平台给他流量,是因为数据部门早监测到“银发健身”是2024年搜索增速最快的关键词之一,他精准踩在热点上。
再看他身上的肌肉细节。
胸大肌厚度目测仍有2厘米以上,三角肌外束清晰可见,线条没松弛,说明卧推和侧平举一直维持在30公斤以上的有效负荷。
腿后侧股二头肌仍然鼓包,意味着深蹲、硬拉没停过。
人过七十会掉肌肉量,每十年掉8%,他能把曲线拉平,靠的就是重量训练加足量蛋白。
皮肤紧致度是另一卖点。
90岁还能保持60岁的皮肤状态,医美圈直接喊话:这老头一年至少做两次射频加超声刀。
他自己没承认,但圈内报价一次三万元,对他来说不过是拍两天戏的酬劳。
钱花哪儿,哪儿就会好看,这是物理规律。
王德顺1936年生人,户口本写着90岁,可他对外接戏仍报65岁档期的片酬。
剧组愿意买单,因为他能用身体证实“状态可替代化妆”。
十年前他演《重返20岁》里爷爷,现在要演同角色续集,制片方连老年妆都省了,直接开机,一次节约特效费二十万。
去年他开车被拍,视频里他开后备箱弯腰提物,脊柱中立位、髋关节灵活,动作标准得像康复科示范教材。
很多人说他那是摆拍,其实逻辑很简单:他知道自己随时被偷拍,干脆提前练好每一个动作,把偶然拍成必然。
有人算过账,他三十年坚持训练,总时长超过三万小时,折合每天三小时,雷打不动。
北京冬天早上六点,健身房常常只有他一个人,跑步机开到8,边上放着剧本,背台词的同时把心率压在140。
别人觉得苦,他把活儿拆成碎片,台词、心率、镜头走位一并解决,三高人群看了直摇头。
再看饮食。
他的助理曾晒出一张午餐图:鸡胸200克、西兰花150克、糙米100克、橄榄油5克,没有盐。
食谱看着寡淡,可他拍一天戏能挣几万,吃下去的每一口都换成镜头里少得可怜的皱纹。
有人吐槽“活得像苦行僧”,他一摊手:你想吃红烧肉还是想接戏?
有人提到基因,他直接摆数据:父亲60岁卧床,母亲65岁拄拐,家里没有长寿血统。
他把所有结果归结成一句大白话:不练就是老样子,练了就是样子不老。
现在他带货运动服、蛋白粉,代言费六位数起跳,品牌看重的就是这句口号带来的销量。
养老院把这段游泳视频当教材播放,护工边看边记录,准备给老人做动员。
另一边,保险公司把视频剪成广告:买我们的养老险,以后你也能这么游。
王德顺没想拯救谁,却同时被健康行业、资本、银发经济三方拿去当招牌,他本人稳稳站在中间收版权费。
更狠的是,他在视频结尾加了一句“九十岁不是终点”。
这句话直接把观众推到悬崖边:你不练,下一秒就被时间踢下去;他练,就把时间按在水里。
社交平台算法最吃这套,点赞数一小时破十万,留言区全是“明天去办卡”。
健身房老板默默把年卡价格涨了两百,还贴出海报:王德顺同款训练计划。
别只盯着肌肉看,他真正的商业模型是“把年龄拆成可售资产”。
以前演员怕老,一过五十就减戏;他偏把岁数往大里喊,喊得越狠,报价越高。
平台需要反差,品牌需要故事,他提供肉身,三方共赢。
把镜头拉远,你会发现类似案例正在批量出现:74岁刘晓庆演少女、68岁周润发跑步送外卖、72岁张丰毅综艺秀腹肌。
老年明星集体“返青”不是偶然,是市场需求催生的新工种——银发流量工。
王德顺只是最早悟到那一批,吃了最大的蛋糕。
普通人没片酬、没代言,可身体是自己的。
你把每天刷手机的一小时搬进健身房,五年后体检报告就能少两项红字。
王德顺把训练时长摊到一生,三万小时换来九十岁还能自由泳一百米不喘;你拿出三百小时,可能换来六十岁还能蹲下去系鞋带。
账不难算
来源:大气鲸鱼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