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的健康成长,如同一棵大树的茁壮成长,既需要物质的阳光雨露,更需要精神的深厚滋养。这精神的滋养,便是“心理营养”。它不显山露水,却深度决定着孩子生命的韧性、内心的力量与未来的格局。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注入以下五种核心营养,是为他们一生幸福保驾护航的关键。
传播正确家教理念·普及科学养育知识
孩子的健康成长,如同一棵大树的茁壮成长,既需要物质的阳光雨露,更需要精神的深厚滋养。这精神的滋养,便是“心理营养”。它不显山露水,却深度决定着孩子生命的韧性、内心的力量与未来的格局。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注入以下五种核心营养,是为他们一生幸福保驾护航的关键。
五种心理营养
一、 被看见:让情绪的河流有处安放
当孩子委屈地说“我太笨了”,我们常常急于给出解决方案或批评指责。然而,孩子此刻最需要的,并非道理,而是情绪“被看见”。那个考试失利后抱怨自己笨的孩子,渴望的是父母能接住他的沮丧与无奈,而非一通说教。当孩子表达失落时,一个拥抱、一句“我知道你很难过”远比任何建议都更有力量。这种看见,不仅发生在重大挫折时,更应渗透于日常的“小事”中——一句“跑完步很累吧,快歇歇”,足以积攒起孩子厚重的安全感。
二、 被信任:点燃自我负责的引擎
没有哪个孩子能在无处不在的监视与怀疑中真正自信。翻查书包、追问行踪,这些行为背后传递的是不信任,会悄然侵蚀孩子的自尊与责任感。相反,“我相信你能行”这句话,拥有神奇的魔力。当父母选择信任,将管理的责任逐步移交给孩子时,孩子往往会用自律和担当来回馈这份信任。
三、 被允许:给予探索世界的勇气
成长的智慧,很多来自于亲身的试错。我们总想为孩子扫清所有障碍,但恰恰是那些小小的挫折,比如忘带作业、安排失误、与人争执等等构成了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积累经验的宝贵机会。若因害怕犯错而剥夺孩子尝试的权利,只会养育出怯懦、依赖的个性。
四、 被尊重:守护独立人格的萌芽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高涨,他们迫切渴望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随意进入房间、拆看私人物品、代替他们做决定,这些行为都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引发激烈的对抗或深深的自卑。
五、 被爱:构筑永恒的安全港湾
父母之爱,绝不止于物质的满足。昂贵的礼物和补习班,无法替代高质量的陪伴和情感的交流。孩子所渴求的爱,是“你愿意花时间陪我”的笃定,是“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在我身后”的安全感。
明晚(10月27日)19:35,山东省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总队宣讲团专家、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张艳红将助力孩子构建坚实丰盈的精神世界,为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收看指南
2. 点击首页瓷片区【同一堂课】直接进入本期课程(19:35准时更新)
智慧家长课前测试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常常关注的成绩与表现,却容易忽略其行为背后对心理营养的深层渴求。作为孩子最重要的陪伴者,您是否曾留意过这些细节呢?
可以通过本文下方评论区或登录养教有方App在本节课程《同一堂课|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五种心理营养 》评论区下分享您的家教故事或留下您的相关困惑。
本文编辑:CHEN°
责任编辑:林美妮
欢迎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sdetvnm@163.com
来源:宝儿辣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