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海否定苏超:6万人赛场换不来一句认可,中国足球的骄傲只剩自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6 03:53 1

摘要:“我完全没关注过苏超,它也就只能带动文旅。 ”2025年10月,前国脚孙继海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的这句话,像一颗石子砸进本就波澜起伏的中国足球舆论场。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位曾征战英超、入选英格兰足球名人堂的名宿,用“升国旗”定义竞技体育的价值,却将火遍全国的苏超直

“我完全没关注过苏超,它也就只能带动文旅。 ”2025年10月,前国脚孙继海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的这句话,像一颗石子砸进本就波澜起伏的中国足球舆论场。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位曾征战英超、入选英格兰足球名人堂的名宿,用“升国旗”定义竞技体育的价值,却将火遍全国的苏超直接划为“群众自嗨”。 一边是场均观众2.7万、半决赛涌入6万人的草根联赛,一边是职业足球人“与己无关”的冷淡,这场争议撕开的,或许是中国足球长期陷于“自卑式骄傲”的裂痕。

“文旅效应”背后,苏超的另一种真相

孙继海对苏超的定性——“只能带动文旅”,并非全无依据。 江苏省政府常务会议四次点名苏超,强调要“放大城市足球联赛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的链式效应”。 常规赛78场比赛吸引211.89万现场观众、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17.35亿,这些数字确实勾勒出文旅经济的火爆图景。 但若将苏超的价值仅局限于此,却暴露了认知的狭隘。

在孙继海未曾关注的细节里,苏超的赛场出现了中超球员冯伯元的身影。 这位青岛海牛队的中锋因俱乐部位置竞争,选择在苏超保持竞技状态。 业余联赛与职业体系的这种流动,在英格兰足总杯等赛事中早已司空见惯,低级别球队掀翻豪门的故事,恰恰是足球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孙继海认为“苏超与职业足球完全无关”的论断,显然忽略了这种互动可能带来的系统性价值。

更直接的对比来自注册球员数量。 日本足协统计的83.44万注册球员,比中国多出30万,而日本总人口仅为中国的十四分之一。 当中国足球苦于选材面狭窄时,苏超这类赛事通过点燃大众参与热情,至少为扩大足球人口基数提供了一种可能。 有球迷直言:“群众体育越火热,越衬托出专业体系的尴尬”,这句话点破了孙继海们不愿面对的真相:职业足球的困境,未必是草根赛事的“原罪”。

266万索赔与“圈钱”争议:青训的复杂底色

几乎与苏超争议同步,孙继海经营的嗨球青训因向小球员张卓毅索赔266万元违约金,被推上风口浪尖。 网友指责其“心太黑”,孙继海则强硬回应:“培训协议是家长作为成年人签署的”。 他强调违约金是“惩罚性与保护性兼具的条款”,并透露去年青训投入超过千万,反问“圈钱,我圈谁的呢?

这场纠纷折射出中国青训的深层矛盾。 一方面,青训机构需要商业条款保障运营,孙继海称“机构前期的投入可能血本无归”;另一方面,公众对青训的期待仍带有公益属性,266万的数字极易引发“收割家长”的联想。 孙继海试图用“被动防御”解释索赔动机,但网友的质疑却指向更核心的问题:当青训被装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商业框架,它如何兼顾人才培养的公共责任?

孙继海在回应中提及“保护孩子家庭”“不想过多回应”,这种克制或许源于对年轻球员未来的考量。 但公众更期待看到的,是青训机构在合规之外,对行业特殊性的清醒认知——毕竟,足球青训的成功从来不只是合约的履行,更是信任的积累。

“作秀”疑云与欧洲青训的认知错位

孙继海对欧洲足球的某些判断,进一步凸显了认知差异。 他曾质疑西班牙新星亚马尔的高中学历是“作秀”,认为职业球员不可能兼顾训练与学业。 这种基于国内“脱产训练”经验的推断,却与欧洲青训的现实形成尖锐对比。

在西班牙,青训队员必须达到文化课成绩要求才能参赛,大部分被淘汰的球员仍能凭借学历谋生。 欧洲家长敢于让孩子尝试职业道路,正因为足球与教育绑定的体系提供了“下限保障”。 孙继海将中外青训简单归为“一样弄虚作假”的结论,暴露出对国际足球发展模式的了解不足。 有球迷感叹:“这种不严谨的态度,让人怀疑他做青训时是否真正调查过海外经验”。

更值得玩味的是孙继海对球迷的矛盾态度。 他称赞国足比赛时球迷“座无虚席的氛围让人感动”,却又暗示球迷存在与否“对职业足球帮助不大”。 这种若即若离的姿态,恰是部分职业足球人与公众疏离的缩影。

草根与精英:中国足球的二元对立困局

孙继海将苏超定义为“草根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严格割裂,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或许正是中国足球难以形成合力的关键。 在他眼中,足球的价值只能通过“升国旗”的竞技成就实现;但苏超的火爆证明,足球的意义同样存在于市井街头的欢呼中、在业余球员的奔跑中。

事实上,苏超赛事已展现出业余与职业体系的互动潜力。 除了冯伯元这样的职业球员借业余联赛保持状态,苏超的运营模式也为职业联赛提供了参照——如何营造主场氛围、如何与本地社区绑定,这些看似“软性”的要素,恰是足球文化扎根的关键。 有球迷尖锐指出:“如果足球只剩国家队成绩,而失去普通人的热爱,它终将变成少数人的游戏”。

孙继海的争议言论,某种程度上是中国足球长期成绩低迷的应激反应。 当职业体系难以拿出令人信服的表现,维护“专业壁垒”成为一种心理防御。 但将草根足球的活力视为“威胁”而非“养分”,反而可能让中国足球失去最广泛的土壤。

来源:游吧操作gPk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