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去瑞典访问时,突然放了个话,说愿意跟俄罗斯坐下来谈停火,但有个底线绝不能碰,领土一点都不能让。
2025年10月这阵子,俄乌那边的和平事儿又冒新动静了。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去瑞典访问时,突然放了个话,说愿意跟俄罗斯坐下来谈停火,但有个底线绝不能碰,领土一点都不能让。
可这边话刚落地,美国那边就有人不乐意了,共和党议员卢纳直接开怼,说泽连斯基把面子看得比人命重,是个糟糕的领导人。
这一唱一和的,把本就复杂的俄乌局势搅得更热闹了,今天咱就好好捋捋这事儿。
泽连斯基这次去瑞典开新闻会,算是把乌克兰的想法摆到了明面上。
他说愿意谈停火,这话听着挺积极,毕竟打了这么久,谁都想喘口气。
但紧接着他就划了条“死亡红线”,领土不能割让。
我觉得这步棋其实挺实在的,领土这事儿对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能随便让的,毕竟那是国家的根儿,也是老百姓的念想,要是连地盘都没了,谈和平还有啥意义?泽连斯基自己也说,这不是土地大小的问题,是国家完整、民族认同的事儿,这话确实没毛病。
本来想觉得他光自己说没用,后来发现他也没闲着,还跟美国特朗普聊过这事儿。
这操作挺聪明的,乌克兰毕竟不是单枪匹马在扛,跟美国搭个话,既能让国际社会知道自己的立场,也能变相要个支持,免得自己这边热脸贴了俄罗斯的冷屁股,回头还没人帮衬。
不过话说回来,泽连斯基虽然放了和谈的话,但对俄罗斯那边的诚意,他可是一点都不松口。
他直接点破,说俄罗斯最近那些电话、信息里的外交动作,根本不是想谈,就是为了拖时间,让美国和欧洲别那么快对俄下制裁。
我倒觉得这怀疑也不是没根据,毕竟这么多年冲突下来,双方的信任早就碎得差不多了。
要是俄罗斯真有诚意,早该拿点实际行动出来,比如撤撤军、放放战俘,光靠嘴说,换谁都不会信啊。
而且从之前的情况看,领土一直是俄乌之间的死结。
克里米亚、顿巴斯这些地方,乌克兰说那是自己的,俄罗斯那边也有自己的说法,联合国虽然大多认乌克兰的主权,但真要掰扯清楚,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
泽连斯基把领土当红线,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要是松了口,国内老百姓首先就不答应,到时候别说和平了,自己的位置都未必坐得稳。
这边泽连斯基还在为和谈立场忙前忙后,那边美国国会里就有人出来唱反调了,就是共和党议员卢纳。
2025年10月24号那天,她在油管一个播客里接受采访,主持人是贝丝-大卫,卢纳一开口就挺冲,说泽连斯基是个糟糕的领导人,还说他把和平当成了失败。
卢纳这话听着有点扎心,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她觉得泽连斯基光顾着不让自己“打败”,却忘了老百姓还在受苦,打仗这么久,多少人没了命、没了家,经济也垮得差不多了。
要是为了所谓的“不失败”,连和平的机会都不抓,那确实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任。
我倒觉得,这话其实点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领导人做决定,到底该先顾面子还是先顾民生?泽连斯基有他的难处,但卢纳的批评也算是从另一个角度提了醒。
更有意思的是,卢纳不光说和平的事儿,还揪着乌克兰的选举不放。
她提了一嘴,说泽连斯基本来2019年当选,任期该2024年结束,结果因为打仗推迟了选举,理由是“战时不安全”。
卢纳觉得,就算是战时,也不能把民主选举这事儿搁一边,不然政府跟老百姓的距离就远了,公信力也会受影响。
卢纳这观点也不是她一个人的想法,最近这两年,美国国内对给乌克兰援助的事儿分歧越来越大。
不少共和党人都觉得,美国自己还有一堆事儿没解决呢,边境安全、经济通胀,哪样不头疼?凭啥老把钱和武器往乌克兰送?之前国会审援乌法案的时候,吵得可凶了,还有人说要减预算,理由是乌克兰没说清楚援助的钱花哪儿了,而且国内还有腐败问题。
这么看,卢纳批评泽连斯基,其实也带点美国国内政治的味儿,毕竟2024年美国要大选,对乌政策说不定会成两党博弈的筹码,卢纳这时候发声,也可能是为自己这边争取点支持。
不过我也得说句公道话,乌克兰推迟选举也不是完全没理由。
真要是战时搞选举,投票安全怎么保障?各地情况不一样,公平性也难保证。
泽连斯基这边也有自己的顾虑,要是选举出了岔子,国内乱了,俄罗斯那边再趁机搞点动作,那麻烦就更大了。
所以这事儿吧,还真不是“对”或“错”能简单说清的。
其实不管是泽连斯基的表态,还是卢纳的批评,背后都藏着一堆绕不开的事儿,这些事儿才真的影响俄乌能不能谈成和平,首先就是国际上的态度,根本不是一边倒。
泽连斯基说不割地,德国、波兰这些欧洲国家立马站出来说“支持”,但像巴西、印度这些国家就不一样了,他们觉得应该灵活点,别死磕领土,先把对话搞起来,毕竟再打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这种分歧也正常,每个国家的利益不一样,想的自然也不一样,但这么多声音吵在一起,反而让俄乌和谈少了个统一的外部推力。
更让人头疼的是美俄之间的互动,简直跟闹着玩似的。
2025年10月那阵子,有西方媒体说特朗普跟普京通了电话,之后俄罗斯就给美国递了份“结束战争的非正式文件”,本来大家还以为有戏,结果俄罗斯转头就说“不想马上停火”。
这么一搞,原定在布达佩斯的美俄元首会晤直接黄了,白宫甚至说“两国外长见面都没必要”。
我当时看到这消息就想,美俄这边都这样了,乌克兰就算想谈,跟谁谈去啊?俄罗斯那边没了美国的压力,更未必会认真跟乌克兰聊。
还有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俄乌之间的信任和利益根本没对上。
泽连斯基要领土完整,俄罗斯那边可能更想要“安全保障”,比如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这俩诉求差得太远,而且这么多年打下来,双方早就没了信任,就算坐下来谈,估计也是互相挑刺,很难达成一致。
再加上美国国内对援乌的态度摇摆不定,要是美国往后缩,乌克兰没了支持,说不定连跟俄罗斯谈的底气都没了;可要是美国还接着帮,俄罗斯又可能更硬气,不愿让步。
如此看来,2025年10月这两件事,其实把俄乌和谈的难给暴露得明明白白。
泽连斯基想谈又不敢松底线,卢纳批评完也没给个实际解决办法,国际上还各有各的心思,美俄更是互相拆台。
这和平的路,怕是还得磨一阵子,泽连斯基释放和谈信号、卢纳公开批评,这两件事看似没直接关联,其实都指向了俄乌局势的核心矛盾,想停火却找不到平衡点,想谈和又缺了信任和外部助力。
泽连斯基有他的国家立场要守,卢纳有她的政治观点要表达,可最终受影响的,还是俄乌两国的老百姓。
往后看,美国对乌政策会不会变、俄罗斯会不会回应泽连斯基的和谈信号,这些都是关键。
但不管怎么说,光靠喊口号、互相批评没用,得拿出实际行动,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想,别让这场冲突再拖下去了,毕竟和平这事儿,才是大家最想要的。
来源:法之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