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方此次高层集中出访,旨在直接向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政府施压,要求其不违反去年10月初达成的、旨在结束两年加沙冲突的停火协议。
近期,多名美国高级官员密集访以,核心目的是维护美国主导的加沙停火协议,防止其破裂。
当地时间10月20日,美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与总统顾问贾里德・库什纳率先抵以;次日,副总统万斯到访。
周四,国务卿鲁比奥也抵达当地。
美方此次高层集中出访,旨在直接向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政府施压,要求其不违反去年10月初达成的、旨在结束两年加沙冲突的停火协议。
华盛顿这一外交行动,被解读为对以色列右翼政府的“政治关照”——该政府部分成员仍有延续冲突的意愿。此前加沙冲突已造成超6.8万名巴勒斯坦人伤亡。
截至目前,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的相关策略,被认为成功遏制了以色列可能的强硬举措。分析指出,这充分体现华盛顿对特拉维夫政策的强大影响力。
“以色列显然是美国的附属国。”前以色列驻纽约大使兼总领事阿隆・平卡斯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直言。
他表示,以色列长期依赖美国数十亿美元援助,以及华盛顿在政治、军事层面的常规支持,如在联合国动用否决权帮其抵御国际批评。
平卡斯认为,特朗普政府如今利用这种依赖公开施压,在两国交往史上并不常见。
特朗普周四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也坦言,是他亲自阻止内塔尼亚胡在加沙继续发动军事行动:“我当时制止了他,因为按他的想法,冲突可能持续数年。”
此外,特朗普强调,若以色列推进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的计划,将面临失去美国所有支持的风险。该计划已于周三获以色列议会初步批准。
美副总统万斯称这一举动“极为不明智”。在美方压力下,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回应称,议会此次投票仅属政治表态,无实际执行意图。
从历史看,美以互动长期存在不对等性:美国作为全球大国实力雄厚,以色列则在外交、军事上持续依赖华盛顿。不过,美政府以往通常避免与以公开对抗。
例如前总统拜登在加沙冲突初期,对以采取“紧密支持”策略以推动其保持克制,最终因内塔尼亚胡拒绝停火压力而失效。
与之不同,特朗普在首个总统任期内凭亲以政策在以获较高支持度,此次却采取更强硬策略,且目前成效明显。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顾问约西・梅克尔伯格分析:“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已收到明确警告。美国代表团表述方式或不同,但核心议程清晰。”
他提到,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采访中,威特科夫与库什纳坦言,对去年9月以色列袭击多哈哈马斯谈判团队一事感到些许“被背叛”。
梅克尔伯格认为,这番表态标志华盛顿对以立场转变、态度更强硬,“相当于特朗普政府明确表态:必须按我们的要求行事。”
库什纳也在同场采访中表示,特朗普认为以色列当时行事逐渐失控,需重新引导方向,避免其做出违背自身长远利益的决策。
内塔尼亚胡前助手米切尔・巴拉克则指出,美以关系建立在共同价值观与战略利益基础上。“美以关系是两国政策重要组成部分,既依托犹太教-基督教共同价值观,以色列也是美国在中东重要战略伙伴。”
巴拉克补充,从特朗普家族企业发展及美国在该地区投资布局看,地区稳定与和平对各方都有益。
他认为,美对以施压并非新鲜事:“以色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失去部分决策自主性,但这种情况不罕见。
当前美国正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维护停火,万斯等高官访以正是释放‘大棒’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施压之外,特朗普也向内塔尼亚胡提供政治“筹码”——考虑到其政治诉求,特朗普或助力其实现目标,并协助解决腐败案件问题。
今年10月初,特朗普在以色列议会演讲时,甚至直接呼吁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赦免内塔尼亚胡。“特朗普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他可以告诉内塔尼亚胡,自己会专程来以议会演讲,甚至为其请求赦免,但作为交换,内塔尼亚胡必须遵守他的规则。”梅克尔伯格强调。
来源:社会观察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