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7比98,开拓者在央视镜头下掀翻勇士,拿到赛季首胜,也把对手的两连胜直接按下暂停键
117比98,开拓者在央视镜头下掀翻勇士,拿到赛季首胜,也把对手的两连胜直接按下暂停键
这场球从一开场就不再是“师徒会面”的客套戏,10月25日早上10点,开拓者主场对勇士,央视给到了直播位,球迷把咖啡换成了热搜
首节双方28平,谁都没占到便宜;
第二节风向突然变了,开拓者三分线像开闸
一节就下了8个三分,半场69比56领先,气势完全压过去
到了第四节比分你追我赶,但主队始终抱紧优势,最后不慌不忙地把比赛收进兜里
这场球赢在执行和节奏,不是运气
临时主帅斯普利特顶着更衣室的风浪站上指挥台——上一任主帅的意外变故突然降临,球队不得不换帅——他的打法没有花哨的噱头,节奏却绷得很紧
斯普利特的临场调度比预想更稳,他用团队把局面按住了
开拓者全队三分命中率42%,篮板球48个,助攻25次;
这一串数字不花里胡哨,却能说明他们的跑位、球的流动和出手节奏都在一个频率上
面对眼下气势正旺的勇士,这就是最硬的东西
勇士这边,阵容本就不完整,霍福德和梅尔顿缺阵,穆迪复出但显然还在找感觉
库里拿了24分2板,输出没问题,可开拓者用整体把他的影响力稀释了,格林7分2板5助但有4次失误,球队的串联一乱,节奏就容易掉档
巴特勒的-14正负值扎眼,他到底适不适合勇士的打法,恐怕需要时间给答案
一支讲究传切和节奏的队伍,一两个齿轮咬不顺,传导就会卡顿,结果就是三分再准也很难打出连线效果
勇士全队三分命中率也不低,有38%,可关键回合的选择和对抗细节没处理好,比分就像沙子,握不住
开拓者的得分点很分散,阿夫迪亚20分2板2助,格兰特17分1板1助,有人在前面拉开,有人在侧翼补枪
媒体口径显示,内特手感滚烫,三分命中率50%,拿下全场最高分
这种“人人都有戏份”的胜利,特别能给新帅加分,也能让更衣室气压回到正常线
说到央视的镜头,这一晚也像是一次信号
过去几年,央视对NBA的转播更多是点到为止,每周挑几场“好戏”;
而杨瀚森来了以后,开拓者突然成了“主队”,赛程上只要他在,直播优先级就明显往上
央视这次连续跟进开拓者,背后是中国球员在国际赛场的分量变了
你不能说它只是一种商业选择,更像是一次长期陪伴的决定
杨瀚森的处境不容易
首秀只打了5分钟,2分1板,说不上惊艳,也不是失常
杨瀚森还在找节奏,这很正常
新人在NBA的前几场,最需要的是不被节奏带着跑,而是逐渐能把自己的习惯嵌进去
更何况临时主帅上位,轮换也要重新梳理,年轻人常常是压缩时间的第一顺位,这很现实
说到底,球迷关心的不是一场比赛的输赢,而是杨瀚森能不能一步步站稳脚跟
姚明曾说过,进入NBA只是起点,怎么在职业道路上持续进步才是关键
这句老话现在听起来更像一盏路灯
从当年首秀挂零,到后来一步步把“中锋的正确打开方式”教给全联盟,姚明走的是一条长期主义的路
从姚明几乎场场直播,到周琦的起起落落,我们都见过
有时候期待太高容易失望,但陪伴久了才会看到耐心的价值
今天的杨瀚森,没必要揣着别人的剧本,踏实把自己的第一季演好,镜头自然会跟上
比赛里有很多小瞬间让我印象深刻
第二节开拓者外线突然“关灯又开灯”,一次次提前走位抢到空当,球到人手里几乎不多停;
第四节勇士试图提速追分,开拓者却不跟着乱,简简单单一个回合一个回合把节奏拖回来
有时候翻盘不靠大牌,靠的是不慌不忙地把每一回合打到点上
这就是所谓的成熟,不是炫技,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必须慢
勇士要梳理战术执行、状态和配合,下一场不能再慢热
球员的跑位、无球掩护和处理球的确定性,都需要重新校准,尤其是阵容不整的当下,角色分工要更清晰
库里就像节拍器,但周围乐器得调音,不然再天才的独奏也带不动整场演出
开拓者要把今天的专注和团队感延续下去,别让首胜成昙花一现
有时候你赢下的是一场球,有时候你赢下的是一条路,后者更值钱
坐在屏幕前,看解说念到“杨瀚森”的名字,总会有点情绪涌上来
我们太需要有人在NBA的灯光下长久站立,不是为了某个夜晚的热搜,而是为了让年轻人知道,路真的在那儿
这场胜利让开拓者的更衣室重新凝心,也让杨瀚森的每一次上场更值得期待
下一次他可能还是只打几分钟,也可能突然打得很顺手,但重要的是不害怕起伏
半场69比56,终场117比98,这些数字会被反复提起,因为它们是一个动荡球队稳住自己的证据
这不是一个人的胜利,是一次集体的互相托举
这不是赛季的答案,是一个开头
这一晚的波特兰,值得
来源:龙少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