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美元的特种农药机摔惨了,无人机时代,美军为何坚持开倒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5 12:49 2

摘要:一架隶属于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第492特种作战联队的OA-1K“天袭者Ⅱ”轻型攻击机,当地时间10月24日,在俄克拉何马州威尔·罗杰斯国际机场附近坠毁。

一架隶属于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第492特种作战联队的OA-1K“天袭者Ⅱ”轻型攻击机,当地时间10月24日,在俄克拉何马州威尔·罗杰斯国际机场附近坠毁。

事故导致飞机完全损毁,所幸机上两人,一名承包商和一名现役军人,并未在事故中受伤。

现场画面显示,这架OA-1K疑似因发动机故障而实施紧急迫降,结果硬着陆摔得有点惨。

根据一辆特斯拉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飞机在降落时轮胎擦过公路路面,险些撞上过往的汽车,随后失控冲入田野。

迫降过程中飞机发生剧烈旋转,导致右侧主起落架断裂、左翼折断。事故发生后,田野中的飞机残骸照片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

OA-1K“天袭者Ⅱ”作为美军的新一代攻击机,其首架作战机型于今年4月方才入列。但此次不到半年便发生的坠机事故,使其与生俱来的两大隐患被推至风口浪尖:

其一,其基于民用“农用机”平台的单发设计,在军用环境下的可靠性备受拷问;

其二,为控制成本与重量而牺牲的弹射逃生系统,为飞行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此次事故也引发了一个更致命的讨论:在美国空军战略重心转向大国竞争的当下,这种为低烈度“治安战”量身定制的专用机型,其价值和定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空军的农用机之梦始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恐战争”期间,动用每小时操作成本高达数万美元的F-15、F-16等高端战斗机来对付没有空军和先进防空系统的游击队是巨大的浪费。

因此根据越战经验,美军提出装备一种能长时间在战场上空徘徊、运营成本极低、并能投掷精确制导弹药的轻型攻击机。

【阿富汗空军装备的超级巨嘴鸟攻击机】

美国空军的“轻型攻击机”项目虽对AT-6与A-29进行了全面评估,并选定A-29为胜出者,但结果颇具戏剧性:中标机型并未进入美军序列,而是以对外军售的形式,装备了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

随着美军从“反恐战争”逐步抽身,大规模的“轻型攻击机”项目几经反复,最终在2020年代初期被美国空军取消,原因是在拥有先进防空系统的对手(如中、俄)面前,这些低速飞机生存率太低,不符合高强度战场需求。

但美军对涡桨攻击机的需求并未完全消失,该机型找到了一个小而精的细分市场——特种作战支援。

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认为,可以利用其静音、长航时的特点,在低威胁区域为特种部队执行隐蔽的侦察、监视和精准支援任务。

于是在美国空军取消了涡桨攻击机项目后,特战司令部于2020年启动了自己的项目,AT-6B金刚狼、A-29超级巨嘴鸟、AT-802L长剑和波兰PZL M28B 1R微风进入最后的角逐。

【脱胎于农用机的AT-802L攻击机】

2022年8月,空中拖拉机和L3哈里斯公司合作的AT-802L在竞争中获胜,获得了价值30亿美元生产75架飞机的合同,该机随后被命名为OA-1K“天袭者Ⅱ”,这可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昂贵的农药机,身价高达4000万美元。

空中拖拉机公司最初以制造坚固耐用、维护简便的农用喷洒飞机和消防飞机闻名,“天袭者Ⅱ”的本质是经过深度军事化改装的空中拖拉机AT-802U农用飞机。

“天袭者Ⅱ”最核心的优势是超长留空时间,续航时间可长达10~14小时甚至更长。相比之下,典型的喷气式攻击机如A-10,续航时间约为2~3小时,直升机则更短。这使得它能够长时间在战场上空盘旋,提供持续的监视和即时火力支援。

“天袭者Ⅱ”使用普惠PT6A涡桨发动机,燃油效率高,每小时飞行成本仅为数千美元,比喷气式攻击机便宜很多,并且维护简单,对后勤保障要求低。

农用机出身使“天袭者Ⅱ”机身结构坚固,该机拥有多达8个武器挂点,可携带约4吨的各类弹药,包括GBU-12/58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AGM-114地狱火导弹、火箭弹、机枪/机炮吊舱、声学探测吊舱、情报侦察吊舱等。

其载弹量和种类足以应对大多数特种作战任务。

“天袭者Ⅱ”具有很好的低速和起降性能,能在简易的前线机场起降,更贴近地面部队。低速飞行也使其能更清晰地在复杂地形中识别目标。

在生存力方面,“天袭者Ⅱ”的关键部位(如驾驶舱、发动机)加装了装甲,提升了抵御轻武器火力和炮弹破片的能力。双座设计提供了任务指挥官/教官席位,关键系统(如液压、燃油)也有一定冗余。

螺桨发动机的红外信号远小于喷气发动机,更难被红外制导导弹锁定。在低空嘈杂的战场环境中,涡桨发动机的声音也容易被忽略。

虽然有上述优点,但采购如此之多的涡桨攻击机还是引发美国国内的质疑声音。2023年12月15日,美国政府问责局发布报告,敦促国防部放缓该项目,直到特战司令部对如此多飞机的部署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美国政府问责局建议“大幅缩减”“天袭者Ⅱ”的机队规模,但并未给出具体数量。2024 年9月,有消息称“天袭者Ⅱ”的订单已从75架减少到62架。

此次坠机事故,无疑让本就争议缠身的“天袭者Ⅱ”项目“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无人机技术已高度成熟、广泛应用于战场感知与精确打击的今天,这次事故将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拷问再次推至台前:在存在更安全选项的情况下,为何仍要坚持使用一种风险更高且看似过时的有人平台?

【坠机的OA-1K】

支持者或许会强调“天袭者Ⅱ”的独特价值:它能够提供无人机难以比拟的实时态势感知与临场决策灵活性。

一名身处战场的飞行员,其通过座舱玻璃获得的广阔视野、对复杂环境的直观理解以及与地面部队在高压下的无缝协同,是目前依赖数据链、存在延迟和视角局限的无人机所无法完全替代的。

然而,此次事故恰恰击中了这一模式的软肋。当飞机因机械故障或敌方火力而失控时,缺乏弹射座椅,使得机组人员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运气和迫降技术,这与现代军机“以人为本”的安全设计理念背道而驰。

【OA-1K相比察打一体无人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多个飞行员,但这同样也是弱势】

反对者完全有理由质问:为了追求那部分“不可量化的”临场优势,而让两名宝贵的飞行员持续暴露于不必要的风险之中,这种代价是否合理?

随着无人机人工智能和自主能力的飞速进步,甚至“忠诚僚机”概念的兴起,OA-1K“天袭者Ⅱ”所代表的有人平台在特种作战中的性价比与必要性,正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

来源:火花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