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3日晚,杭州娃哈哈经销商陈老板的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群通知——“需在11月5日前缴纳2026年度保证金,继续销售娃哈哈品牌产品”。屏幕光映着他手里还没签完的“娃小智”代理合同,纸上“订10万赠区域独家、订30万送SUV”的字样格外刺眼,据娃小智招商资料显示
10月23日晚,杭州娃哈哈经销商陈老板的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群通知——“需在11月5日前缴纳2026年度保证金,继续销售娃哈哈品牌产品”。屏幕光映着他手里还没签完的“娃小智”代理合同,纸上“订10万赠区域独家、订30万送SUV”的字样格外刺眼,据娃小智招商资料显示,这是其核心招商政策,原本计划靠此吸引中小经销商。可谁也没想到,几小时前刚开完“三年50亿”发布会的娃小智,深夜就被宗馥莉的“回马枪”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场家族品牌战的火药味,早在9月就已弥漫。9月12日,宗馥莉第二次从娃哈哈辞职,股东会、董事会走完流程的消息刚出,叔叔宗泽后就迫不及待在朋友圈“内涵”:“德没修成,艺也没学成,如何担大任?”面对记者追问,他更是直言“看不得有人糟蹋娃哈哈这块牌子”,话里话外都透着对侄女的不满。
可宗馥莉没工夫纠缠口舌。辞职后没几天,她就火速推出“娃小宗”品牌,官方账号连夜认证,第一瓶饮料的样品很快送到经销商手里。
但她没料到,叔叔的动作比她还快——几乎同时,“娃小智”品牌高调宣布签约经销商,据娃小智10月23日发布会披露,其已签约153家经销商,招商人员更是直言“配方和娃哈哈一样,价格更低”;更早之前的2024年11月,据行业报道,宗泽后就推出过“宗师傅AD钙奶”,包装、口味、定价和娃哈哈几乎复刻,明摆着要分快消市场的一杯羹。
10月23日的娃小智发布会,更是把气氛推到顶点。董事长吴坚站在台上,身后大屏滚动着签约经销商的名单,据发布会现场内容,他当场喊出“三年50亿”的销售目标,台下不少经销商攥着笔,就等着散会后签合同。谁也没注意到,会场角落有娃哈哈员工悄悄发消息:“宗总已经回集团了,以宏胜总裁的身份。”
宗馥莉的回归,藏着经销商的“倒逼”。此前因娃哈哈商标争议,经销商们一直不敢贸然接“娃小宗”——有人算过账,要是进了货卖不动,不仅保证金打水漂,还得赔上仓储成本。按往年惯例,2026年的保证金早该缴了,可大家都在观望,甚至放话“不卖娃哈哈就不续签”,宗馥莉的财务压力一天比一天大。更棘手的是,“娃小宗”商标还卡在“初审公告”和“实质审查”阶段,据商标查询平台显示,其注册流程尚未完成,仓库里堆着的包装物料、标签,只能眼睁睁看着占地方。
转机出在许思敏的态度上。这位曾经历“达娃之争”的娃哈哈老人,如今是集团总经理,早年还做过宏胜的法务部部长。此前她曾下通知“经销商代理娃小宗就取消娃哈哈代理权”,直接搁置了娃小宗的启用;可当宗馥莉以宏胜总裁身份回归,她迅速配合推出“缴纳保证金续卖娃哈哈”的方案,等于给经销商吃了颗定心丸——毕竟比起新品牌“娃小智”,深耕市场几十年的“娃哈哈”才是稳赚不赔的选择。
消息传到宗泽后那边,刚签下的153家经销商开始动摇。有经销商私下联系陈老板:“要不先等等?万一娃哈哈这边政策更好,娃小智的SUV再好,也不如卖得动的老牌子实在。”更尴尬的是,据业内人士透露,“娃小智”宣称的“配方和娃哈哈一样”至今没拿出实锤,反而其供应链还没完全理顺,首批产品交货时间已经延后了一周。
如今娃哈哈董事长的位置还空着,宗馥莉虽没官复原职,但以宏胜总裁身份主导“重启娃哈哈”,实权已然在手。仓库里的娃小宗物料暂时被封存,经销商的保证金陆续到账,货架上即将补上的还是那句熟悉的“娃哈哈”;而宗泽后的娃小智,刚喊出50亿目标就遇冷,手里的代理合同成了“烫手山芋”——退一步,前期投入的招商成本打水漂;进一步,又拼不过娃哈哈的品牌根基,真真切切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
这场家族博弈的背后,其实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从宗师傅到娃小智,再到娃小宗,无论名字怎么变,大家认的始终是“娃哈哈”这三个字里的信任感。宗馥莉的“以退为进”,赢在守住了民族品牌的根本;而宗泽后或许忘了,市场从不是靠“低价送车”就能拿下的,能让大众满意,才是品牌真正的底气。
来源:壬水观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