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乡村新图景丨沪郊风物推荐官:从实验室到餐桌,一棵好青菜的种业创新之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5 10:39 1

摘要:在电波与图文间织就海派乡村的魅力新画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跟随推荐官探访沪郊的好风物与好去处,听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的初心故事,领略魔都农科人以大地为纸、以实践为笔的智慧耕耘。

在电波与图文间织就海派乡村的魅力新画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跟随推荐官探访沪郊的好风物与好去处,听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的初心故事,领略魔都农科人以大地为纸、以实践为笔的智慧耕耘。

绿叶菜是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每日食材。由上海汉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松农业”)自主选育的青菜品种“汉松青375”,清炒时色泽油润、口感软糯,煮汤后汤清味甜、入口生香,深受市民喜爱。这份家常美味背后,是汉松对种业创新上的持续投入,致力于将更多优质蔬菜端上市民餐桌。

汉崧种业成立于2021年,是汉松农业旗下的种业公司,以打造农业芯片为使命,通过与长三角叶菜遗传育种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引进、评价、遴选国内外优良品种,不断加强研发和育种,为优质蔬菜品系推广提供品种支撑。

在松江泖港的汉崧种业示范种植基地,连栋大棚中整齐栽培着各类选育蔬菜。其中高品质青菜新品种“汉松青375”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已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到7000亩,较传统品种亩均增收20%以上。该品种一大特点就是叶柄口感更佳。汉崧种业总经理夏彭飞介绍,“在选育过程中,我们有目的性地针对上海人喜欢吃的上海青的叶柄做了定向改良,通过导入传统种质资源里面老基因,使得叶柄更糯、口感风味更浓。如今叶菜育种不只追求产量,更注重找回‘从前的味道’。”

“我们育种的基本原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么产量高、要么抗性强、要么品质口感更好。”夏彭飞说。除了“汉松青375”,汉松番茄也凭借酸甜浓郁的口感,颇受市民欢迎。此外,汉崧种业还持续培育丝瓜、甘蓝、芹菜等蔬菜的新优品种。

当前,汉松农业正致力于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蔬菜全产业链布局,已在浙江、云南、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建立自营或合作基地3000多亩,合作协议基地2万多亩,大棚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作为产业链重要一环,汉崧种业以商业化育种,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公司在南京与专业机构联合建立种业研究院,作为品种创新的核心研发平台。而位于上海的示范种植基地,承担起测试评价的责任。”夏彭飞说,所有品种从实验室到育种基地,再到各个地方基地进行不同气候的品种测试,最后推广到农民田间。目前,汉崧种业已连续三年举办了上海地区叶菜新品种推介会,成为上海种业创新的重要展示平台。

汉崧种业依托优质农产品品种进行示范种植,通过智能化、标准化种植方式,进行种植及农产品展示,并以订单农业模式向区域及全国各农业基地,输出优质农产品种苗,推动标准化种植、产地标准化加工。“通过全国基地的协同布局,我们将可以实现同一品类的全年持续供应市场,并在这个区域打造产量、品质、成本优势,从而构建汉松供应链的竞争力。”夏彭飞说。下一步,汉松农业将在上海基地投入更多精力进行育种研发,并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做好产业上下游的“服务”工作。

来源:上海三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