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沟通之神”加盟DeepMind!年薪百万的提示词工程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5 11:07 1

摘要:2025年10月,AI圈被一条重磅消息刷屏:有着"教世界与AI对话"之称的Riley Goodside正式加盟谷歌DeepMind。这位让提示词工程从冷门技巧变成热门职业的传奇人物,甚至引来DeepMind CEO德米斯·哈萨比斯亲自发文欢迎,产品负责人洛根·

2025年10月,AI圈被一条重磅消息刷屏:有着"教世界与AI对话"之称的Riley Goodside正式加盟谷歌DeepMind。这位让提示词工程从冷门技巧变成热门职业的传奇人物,甚至引来DeepMind CEO德米斯·哈萨比斯亲自发文欢迎,产品负责人洛根·基尔帕特里克更连发数条推文直言"终于能和偶像共事"。

这场顶级人才的流动,再次将"提示词工程"这个诞生仅三年的领域推上风口。从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至今,这个曾被质疑"只是利用AI漏洞"的职业,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成为连接人类意图与AI能力的核心桥梁。

从"AI催眠师"到行业标杆,他定义了一个职业

了解提示词工程,绕不开Riley Goodside的名字。这位宾夕法尼亚西部加州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早年在Verisk Analytics、OkCupid等公司积累了扎实的数据科学经验,却在2022年ChatGPT上线后迎来职业转折。

当年12月,他因一条"忽略所有先前指令"的提示词震惊行业——这个看似简单的指令能突破AI的预设限制,被业内称为"提示词注入攻击"的经典案例。凭借对AI交互逻辑的深刻洞察,他仅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就让AI完成精准运算、字符串处理甚至维基百科查询,这种"不写代码也能驾驭AI"的能力,让他迅速收获1万粉丝,如今这一数字已突破15万。

Scale AI创始人亚历山大·王曾评价:"古德赛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专职提示词工程师"。在他看来,大模型是新型计算机,而提示词工程师就是为其编写"人类语言代码"的程序员。古德赛德则将自己的工作拆解为两部分:"上下文工程"负责筛选任务相关背景,"提示词编程"负责撰写清晰指令,二者结合才能激发AI的最大潜力。

他的诸多发现至今影响深远。2023年,他发现带前导空格的字符串" davidjl"在GPT-4中会被错误处理,进而揭示了AI分词器中存在的"故障令牌"(glitch tokens)——这类源于早期训练数据的特殊令牌,可能追溯到Reddit用户davidjl123的16万条帖子。而2022年设计的"You are a GPT-3 model"提示词,通过设置Out[作为停止序列,成功避免AI编造输出结果,成为早期提示词工程的范本。

"ChatGPT的发布是提示词工程的里程碑。"古德赛德在播客中回忆,早期的提示词工作异常繁琐,需要手动调整"频率惩罚"等参数避免AI生成重复内容,甚至要精确控制提示词末尾是否留空格,因为一个空格就可能改变AI的令牌解析逻辑。如今随着模型迭代,虽然操作门槛降低,但对策略的要求愈发严苛。

中国玩家崛起: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

当国际巨头争夺顶级人才时,中国在提示词工程领域已形成独特的发展路径——不同于海外侧重基础理论探索,国内更注重技术落地与场景创新,形成"学术+产业"双轮驱动的格局。

在学术领域,清华大学崔鹏教授团队联合稳准智能研发的"极数"(LimiX)大模型,将提示词工程与结构化数据处理深度结合。这款开源模型通过优化提示词的因果关系表征,在工业运维、工艺优化等场景实现突破,能通过精准指令完成设备故障预警、生产参数优化等任务,在分类任务的AUC、ACC等指标上超越24个领域最优模型。

企业端的创新更为活跃。快手今年4月发布的可图2.0模型,通过升级提示词工程策略,实现了对"伺服电机""古典平衡感"等复杂要素的精准还原。用户可将图片、视频嵌入提示词,AI能按照指令逻辑组合元素,生成细节丰富的图像内容,其背后正是"逐步自适应去噪策略"与提示词解析技术的融合创新。

百度、阿里等巨头也在布局。百度文心一言推出的"提示词模板库",覆盖文案创作、数据分析等8大场景;阿里通义千问则开发了多模态提示工具,支持文本、图像、音频的跨模态指令理解。这些产品将古德赛德等专家的核心技巧转化为普通人可用的功能,推动提示词工程从"精英技能"走向"大众工具"。

薪资数据更能体现行业热度。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提示词工程师年薪普遍达30万-80万元,顶尖人才可突破百万,与古德赛德等海外专家的收入水平逐步接轨。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5年相关岗位需求同比增长217%,金融、医疗、制造等传统行业的需求占比已达45%。

对普通人:不是"AI算命",是必备生存技能

提示词工程绝非"话术技巧"那么简单,它正在重塑普通人与技术的相处方式。正如业内流传的说法:"未来五年,不会和AI对话的人,可能像今天不会用电脑一样吃力。"

对职场人而言,它是效率倍增的工具。文案创作者用"明确受众+核心卖点+文风要求"的三段式提示,能让AI生成可用度80%以上的初稿;程序员通过"功能描述+语言要求+性能指标"的指令,可快速验证代码思路;甚至教师也能借助提示词制作个性化教案,将备课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1小时。

对创业者和副业者来说,它降低了创新门槛。短视频博主用提示词生成脚本和剪辑思路,营销人员借助AI撰写精准的推广文案,这些曾需专业团队完成的工作,如今可通过优质提示词高效实现。有数据显示,掌握基础提示词技巧的内容创作者,产出效率平均提升3倍以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人人成为专家。古德赛德强调:"普通人不需要掌握令牌解析原理,就像不用懂编程语言也能用好电脑。"关键是掌握核心原则:指令明确具体、提供必要背景、给AI思考时间。国内推出的各类提示词课程,也多聚焦于通识技能,而非高深理论 。

值得注意的是,提示词工程正在走向"平民化"。百度、字节跳动等公司已开发智能提示词生成器,用户输入模糊需求,系统就能自动优化为精准指令。这种"提示词的提示词"工具,让普通人无需专业知识也能高效使用AI。

对行业:重构生产链条,催生新生态

在产业层面,提示词工程正成为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推动各行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制造业中,工程师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即可让"极数"大模型分析设备运行数据,预测故障风险,相比传统算法,响应速度提升5倍,准确率提高23%。零售业里,运营人员用提示词调配AI完成用户画像分析,制定个性化促销方案,转化率平均提升18%。医疗领域,医生借助规范提示词让AI辅助分析病历,诊断效率提高40%,同时降低误诊风险。

对AI产业本身而言,提示词工程成为技术迭代的"试金石"。古德赛德认为,优秀的提示词思路最终会被融入模型,让AI变得更智能。比如早期需要手动设置的"避免重复"指令,如今已内化为多数大模型的默认功能。这种"用户反馈-提示词优化-模型迭代"的闭环,正在加速AI的进化。

新的职业生态也在形成。除了专职提示词工程师,还衍生出"提示词审计师"(负责防范提示词注入风险)、"行业提示词专家"(深耕特定领域的提示词设计)等细分岗位。甚至出现了提示词交易平台,优质行业模板可售价数百至上千元,形成独特的知识变现模式。

但挑战同样存在。提示词注入攻击可能带来安全风险,比如恶意用户通过特殊指令获取敏感信息;不同模型的提示词逻辑差异较大,增加了跨平台使用的难度。这些问题需要技术防护与行业规范共同解决。

从被质疑"昙花一现"到成为AI时代的基础架构,提示词工程的三年发展印证了一个道理:技术的价值终究要通过人类的有效利用来实现。Riley Goodside加盟DeepMind的选择,或许预示着提示词工程将进入更深度的技术融合阶段。而在中国,这场"与AI对话"的革命已融入千行百业,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发展故事。正如古德赛德所说:"真正的智能时代,不是AI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与AI能高效协作。"而提示词工程,正是实现这种协作的关键语言。

来源:智能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