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金融女博士发声直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4 16:48 1

摘要:我从散户经历过来的,到现在已经炒股17年,前面3年入市我带了90万本亏剩15万,亲戚朋友全部劝我放弃,觉得我这样炒股是最愚蠢的方法,不顾家,没有上进心,等等!

此文无价,我整整读了10遍,太透彻了!

我从散户经历过来的,到现在已经炒股17年,前面3年入市我带了90万本亏剩15万,亲戚朋友全部劝我放弃,觉得我这样炒股是最愚蠢的方法,不顾家,没有上进心,等等!

最难听的话都骂过我!当时真的差点放弃,瞧不上自己了!但是我不甘心,跟老婆发誓,用最后的12w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然后又继续沉下心来摸索,后面我用剩余的18万本金,5年时间赚到860多万!不吹牛!当你真正总结出来一套属于自己的方式之后,严格按照方式去做,找到强势股,你一定可以重新翻身!

如何找到强势股?

一、看成交量找异动

连续3天成交量超过之前日均量50%以上,说明有资金关注。就像菜市场突然很多人抢购某样菜,大概率要涨价。

二、找板块龙头

每天看行业涨幅榜前3的板块,选其中涨得最快、成交最大的股票。就像班级里成绩最好的学生,继续优秀的概率更大。

三、盯价格突破

股价创1个月内新高,且站稳3天不跌回去。好比体育比赛破纪录后能保持住,说明有真实实力。

四、看对抗大盘能力

大盘下跌时股价横盘不跟跌,大盘反弹时比指数涨得快。如同逆水行舟,需要更强的动力支撑。

五、观察均线排列

5日线在10日线上方,10日线在20日线上方,三条线向上发散。类似楼梯台阶层层递进,说明上涨趋势稳固。

六、抓政策风口

新闻联播/国务院文件重点提到的行业(如新能源、数字经济),里面最先启动的股票往往能持续强势。

七、查机构动向

龙虎榜出现机构席位买入,或北向资金连续3天净流入。专业团队调研过的公司更有底气。

注意:

1、早盘急涨不追高,等回踩5日线再考虑

2、设好止损位(如跌破10日线就离场)

3、强势股回调20%-30%是较好介入点

4、同一时间最多跟踪3-5只,避免分散精力

MACD指标是所有技术指标里最经典的一个技术指标,正确运用这个指标,通过结合K线(日K线、周K线)、个股走势、量、大盘走势、利空利好消息等,基本上就可以达到较好地买卖效果。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是MACD指标的最全用法,真正能看懂的都是高手,仅分享这一次!

MACD定义

MACD是由三条线和红绿色柱体构成,黑色线是DIF线,称之为快线;紫色线是DEA线,称为慢线。中间的一条直线是零轴,红色和绿色的柱体是能量柱。

零轴:上方为正值区域,属于多方领域;下方为负值区域,属于空方领域。

曲线:DIF为快线,DEA为慢线。

柱体:红色柱线运行在正值区域;绿色柱线运行在负值区域。

MACD指标判断股票强弱

在选股过程中,大家都希望选到所谓的强股,通常来说MACD是最基本的研判指标,DIFF大于0,股价为强势,DIFF小于0,股价为弱势,不过实战中,以上两点来作为买卖参考的话,效果一般不会好,如图,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还是一个平盘的股票走势。

MACD看趋势

经常在说要和趋势为伍,但往往是不清楚趋势是什么,或者根本不懂如何辨别趋势,结果导致只是下跌途中的反弹当成反转,还以为是多头行情来了,这样的判断难免有误,造成亏损。判断是多头行情还是空头行情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MACD。MACD中的DIF线可判断行情属于空头行情还是多头行情,当Dif在零轴上的时候为多头行情,当DIF小于零轴时为空头行情。

A类行情:DIF>0 同时MACD>0;

B类行情:DIF>0 同时MACD<0;

C类行情:DIFMACD<0;

D类行情:DIFMACD>0;

A类行情的参与性最高,完全处于牛市行情,如果看中中期行情,B好于C,如果短期行情好于B,中线投资可放弃C,D行情。在多头行情中,DIF,DEA,MACD都在零轴上表示强势多头,当DIF,DEA,MACD都在零轴小为弱势;

超强:DIF>DEA>0

次强:DIF﹣DEA>0(MACD>0)

弱势:DIF﹣DEA

超弱:DIF<DIF

再来看一只牛股的走势

看出什么规律来没?

再来看看大盘

规律:

A类行情后一定是B类行情;

B类行情后会有两个方向,继续A类,或者转变成C类;转化成A类重点一定是成交量,如果未出现放量,变成C类的概率很大;

C类行情后一定是D类行情,只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DIFF已经位于零轴附近,这是可能会突然变成A类,这类行情的参与度与准确度极高,不过通常都是D类行情;

D类行情后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继续C类,一个是转变成A类,能否转变成A类的标准也一定是成交量的配合;

A类行情参与性最高,完全处于牛市行情;

B类行情有一定参与价值,但是有一定的风险;

C类行情处于空头行情,但是风险极高,在C类行情的结束的时候,有一定的参与性,C类会转化为D类;

D类行情和C类相比较,D类的操作难度偏大,因为C类过后是一定是D类行情,但是D类行情结束后,情况不一定,D类结束有可能会转化为A类,也有可能是C类(反复),对于短线投资来讲,完全关注A类,或C类就可以了。

如果看中中期行情,B好于C,如果短期行情好于B,中线投资可放弃C,D行情。

在多头行情中,DIF,DEA,MACD都在零轴上表示强势多头,当DIF,DEA,MACD都在零轴小为弱势。

我们一直强调交易要坚持大道至简,化繁为简,今天就阐述一个非常朴素的交易逻辑,那就是用好三周期共振,月线看趋势,周线看方向,日线看买卖。

首先,用月线看趋势是交易战略,趋势转折不易,趋势的形成更不易。一个月线的趋势形成,一年才12根K线,一月才走出一根K线,所以月线的趋势在实战中既好辨识同时也是准确性相当高的方向周期。

其次,用周线看方向是交易战术,一个标的月线的震荡和波动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此时我们就要进一步聚焦次级别周期,比如继续上周线寻找和判断和月线同频共振的机会,做到周线的战术和月线的战略同向同步步。

再次,用日线看战机,当月线和周线同频共振时,行情的稳定性就已经比较高,此时,在月,周的大方向指导和牵引下,用日线来等待一个入场的机会,就是本次交易的从大到小,看大做小的逻辑推理和闭环。

这里讲的多周期共振,指的是日线、周线、月线都出现买入或者卖出信号,三者形成共振,这时的成功率就非常高。

在这方面,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口诀:月线看趋势,周线看方向,日线看买卖。

月线看趋势:月线的改变是比较难的,一旦趋势走出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转向。所以月线是趋势交易者买卖的大前提。

月线

从最后几根K线可以看出,5月线、10月线、20月线都在向上走,而且股价已经站上了所有月均线上方,一口龙气在口,呼吸毫无压力。中长线趋势已成。最后的上涨K线放出了巨量,超过了倒数第五根冲高月K线的成交量。回过头来看成交量,走出了放量、缩量、再放量的过程,这是典型的吸筹、洗盘、拉升的过程。

周线看方向:由于月线的周期比较长,反应比较慢,很可能我们看到月线趋势已成的时候,周线正在调整中,所以我们需要看到周线也发出趋势买入信号。

周线

这张是同一个股票的周线,可以看到,倒数第二根K线实际上是巨量的调整,这时候其实方向难辨,也有可能会继续调整几周。但是最后一根K线走出了缩量上涨,说明主力控盘比较强。股价突破了近2年的压力线,后市看涨。

日线看买卖:月线和周线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买入信号,但周线还是周期长了些,价格变化可能比较大。我们需要到日线这个级别,去看具体的买入点。

激进的交易者会在突破黄色压力线的位置,也就是中期新高后买入,但这样,第二天出现了一根巨量的高开大阴线,即使是突破那天涨停板进去的人,也可能会被吓出来。真正好的买点,应该是图中红色箭头所示,涨停板之后那天的早盘。这根涨停板,充分证明了之前的高开大阴线是洗盘行为,主力志存高远。涨停板当日,我们如果不是一直在盯盘的话,是很难发现的。但是当晚复盘以后,就可以发现这个股票的异常。另外,涨停板之前的小阴线,急剧缩量,这也说明了主力控盘能力超强,后市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

“三线共振”:炒股的隐藏秘籍

一个小彩蛋送给认真看到这里的你:

炒股的真正精髓,是“三线共振”——当月线向上,周线走强,日线出现买点时,那就是你该果断出手的时机。

反过来,如果三线背离,比如月线向下、日线突然拉升,那多半是“反弹诱多”,不要被“假春天”骗了。

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交易系统的形成过程和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用,尤其是刚进入交易领域的朋友们,我觉得对你们更有用。

我的核心交易纪律:

铁律一

永不借钱补仓,绝不借贷加码,避免陷入更深泥潭。

恐慌不割肉:不在市场陷入极端恐慌、非理性暴跌时盲目割肉离场。

铁律三:

只做确定性:只参与那些成交量显著放大、明确突破关键位置的机会。

铁律四:

凡是持有的短线仓位,务必设好止损单,超过亏损百分之6,。纪律高于一切:该止损时绝不犹豫,绝不抱着“再看看”的侥幸心理过夜。

最后成功绝非偶然,每一位成功的人都是经历百般磨炼,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可否认有的人出生就是天才,但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不是你也不是我。大部分人,在不断的经历失败之后,逐渐趋于完美。也正是这些失败的经历,会悟出很多走捷径体会不到的的感受和道理。

常听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好的机会,实际上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机会来临之时,才能准备牢牢的把握住机会,而坐以待毙守株待兔一样的等待机会,当机会真正出现在眼前之时,要么错过要么把握不住。

本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有勇气去全身心投身这个行业,相比老老实实工作,做点小生意,风险要大很多,包括有缘看到我文章的朋友们,大部分也是业余玩一玩。之所以选择了这条路,一个是自身的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就是长时间学习和努力积累沉淀下来的东西!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