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体粉吹捧刘慈欣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在第三部食用同类中,刘慈欣确实表现出了惊人的想象力。当然这种想象力只有心理变态的人才能做到,他将怎么食人的细节都表现了出来。
三体粉吹捧刘慈欣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在第三部食用同类中,刘慈欣确实表现出了惊人的想象力。当然这种想象力只有心理变态的人才能做到,他将怎么食人的细节都表现了出来。
一起来欣赏刘慈欣天马行空的食人想象力,他这么写道:
法官:他们知道吃的是什么吗?
洛文斯基:当然。
法官:他们的反应呢?
洛文斯基:我想,肯定有人有些不适应吧,但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哦,有一次在军官餐厅用餐时,我还听旁边的一位军官说了句:谢谢,乔伊娜。
法官:什么意思?
洛文斯基:卡尔·乔伊娜中尉是“量子”号上的通信军官,他吃的好像就是她的一部分。
法官:他怎么可能知道吃的是谁呢?
洛文斯基:您知道身份标识单元吧,像一粒米那么大,植入左臂,能耐高温,偶尔烹调时没把那东西取出来,食用者在盘子里发现时可以用随身通信器什么的把上面的信息读出来。
法官:法庭肃静!请把两位晕倒的女士送出去……你们不会不知道,这种行为已经打破了人类的道德底线。
刘慈欣花了大量篇幅描写食人这件事,为什么他要将大量的笔墨用在这上面,是以此为乐?还是另有目的,不得而知。
不过即使刘慈欣乐在描写食人,其科学素养依然很低。
洛文斯基称,植入人体的身份标识单元像米粒大小,“能耐高温”,在烹调人肉时偶尔未被取出,食用者可用随身通信器读取信息。
但烹煮食物(尤其是肉类)的温度通常达到100°C以上,甚至更高。任何能够存储数字信息的微型芯片(如RFID芯片),其硅基结构和金属连接线在如此高温下会迅速熔化、氧化或发生不可逆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信息永久丢失。
此类微型标识单元通常为无源设备,依靠读取设备发出的电磁波获取能量。高温破坏其内部天线和电路后,根本无法被读取。即使是有源设备,内置电池也会在高温下爆炸。
刘慈欣为了渲染“精确知道自己吃的是谁”这一恐怖细节而胡编乱造,这就是所谓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吗?
刘慈欣还称“万有引力”号凭借燃料优势,追上“蓝色空间”号需要五十年时间。
然而在太阳系外的星际空间,两艘飞船的“追击”并非简单的直线赛跑。它涉及到复杂的轨道力学、引力辅助变轨和持续的动力调整。初始的速度和方向差异会导致两者轨迹产生巨大分离。
恒星级飞船的加速是持续消耗反物质或聚变燃料的过程。“燃料优势”意味着更长的加速时间或更高的最终速度,但未必能直接转化为“追上”的能力。如果“蓝色空间”号采取规避航线(如利用沿途恒星的引力场),追击将变得极其困难。
刘慈欣胡说八道出来50年,这个具体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
刘慈欣编造身为重犯的史耐德,在宪兵押解下,于交接过程中竟能轻易触发舰船隔离舱,并访问核心的星际通信系统向“蓝色空间”号发出警告。
刘慈欣的逻辑思维极为混乱,一艘刚经历过叛变、并被新部队接管的最高机密战舰,其核心系统(尤其是通信和舱室控制)的权限管理必然极其严格。
一个正在被移交且已知有叛变行为的前军官,其所有访问权限理应在登舰前就被彻底注销,怎么可能允许他接触任何操作界面呢?真当读者都是傻子吗?
押解宪兵的职责是时刻监控犯人,防止其任何可疑举动。史耐德能完成“猛踹舱壁”、“飞到另一端”、“快速操作界面”这一系列动作,这只有刘慈欣这种荒诞剧情看多了的作者能想出来,也只有连九漏鱼都不如的三体粉会看得津津有味。
刘慈欣还编造地球世界以“人类内部事务”和“末日战役创伤”为由,坚决拒绝三体人用水滴追击“蓝色空间”号,坚持由“万有引力”号执行。
“蓝色空间”号的逃亡,被描述为两个文明的“共同敌人”,一旦获得广播能力,两个文明都会完蛋。在这种前提下,地球政府却因为“政治不可接受”和“情感创伤”而拒绝使用绝对高效、确保成功的水滴,选择一艘需要耗时五十年且结果不确定的人类战舰,这种侮辱人类智商的桥段也就刘慈欣能想出来,也就三体粉能吹上天。
人类一方面极度不信任三体,另一方面却在这种关键问题上拒绝三体的高效方案,宁愿承受巨大风险,这与黑暗森林背景下应有的极度谨慎和务实相矛盾,说白了,刘慈欣笔下的人类就是弱智,而三体粉称说得对。
这一章节的描写漏洞百出,但凡正常的人都无法看下去,但三体粉为什么会津津乐道呢?
问题的关键还是雨果奖册封了刘慈欣这个契合西方黄祸论的急先锋,而三体粉本质又是香蕉,自然一拍即合。
来源:百科阅览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