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调研机构Maximize Market Research近期发布的造船市场报告显示,在环保法规收紧与老旧船舶更新需求的推动下,2024年全球造船市场规模约1621亿美元,预计未来8年的年均增速为4.4%,2032年将达到约2288亿美元(按当前汇率约人民币
市场调研机构Maximize Market Research近期发布的造船市场报告显示,在环保法规收紧与老旧船舶更新需求的推动下,2024年全球造船市场规模约1621亿美元,预计未来8年的年均增速为4.4%,2032年将达到约2288亿美元(按当前汇率约人民币1.6万亿元)。
环保船舶转型加速,IMO监管成关键
根据报告,推动全球造船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环保船舶需求激增。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加强排放法规,造船业正积极研发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双燃料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以及氢气和氨等新一代燃料技术。
报告指出,遵守环保法规已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船舶融资、保险、港口准入许可等环节均与环保标准挂钩,船厂正加速推进减阻优化船体设计及LNG等环保燃料推进系统的应用。
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技术转型已超越单纯降低运营排放的层面,成为决定造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尤其随着各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及碳税实施压力,这一趋势预计将加速推进。
数字化创新与智能造船时代的开启
造船业变革的另一个驱动力是全面引入数字技术。报告指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设计与仿真、自动化制造流程、装配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驱动的设计优化正在造船业迅速普及。
这些技术创新通过缩短建造周期、最大限度地减少缺陷和优化资源利用率,显著降低船舶全生命周期成本。基于物联网(IoT)与数据分析的船舶监测系统,预计将成为未来维护保养及合规检查的行业标准。随着海洋能源领域发展,海上风电场安装船等特种船舶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中韩日主导亚洲造船市场,高附加值船舶竞争白热化
按区域划分,亚太地区在全球造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报告分析称,中国、韩国、日本不仅在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等量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LNG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舶及环保技术创新方面也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在完善的造船基地设施、熟练劳动力、政府支持及规模经济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相比之下,欧美地区正采取聚焦高附加值细分市场的战略。欧洲船厂着力建造符合严格环保标准的邮轮、环保改造项目、特种船舶及客轮等。
国防领域在欧美地区的占比也相对较高,随着各国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增加对海军舰队现代化的投资,对配备先进技术的军舰需求正在增加。
来源:龙de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