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上刷一刷就能直接和企业沟通,没几天就找到合适的工作,太方便了!” 湖北省潜江市棉原社区的田女士对着回访的就业局工作人员连连称赞,她口中的“神器”正是今年上线的“潜江数智就业”微信小程序。而在潜江的另一端,退伍军人仇开创办的服装企业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带动
招聘会现场。潜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手机上刷一刷就能直接和企业沟通,没几天就找到合适的工作,太方便了!” 湖北省潜江市棉原社区的田女士对着回访的就业局工作人员连连称赞,她口中的“神器”正是今年上线的“潜江数智就业”微信小程序。而在潜江的另一端,退伍军人仇开创办的服装企业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带动200余人实现就业。从普通求职者的便捷体验到创业者的蓬勃活力,潜江“十四五”期间交出的就业答卷,正勾勒出一幅民生与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图景。
招聘活动。潜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10月23日,潜江市 “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 系列新闻发布会传来的数据显示:截至“十四五”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6282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757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632人。这组数字背后,是潜江以就业为民生之本,打出的一套精准施策的组合拳。
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潜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潜江连续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服务月”等专项活动 197 场,创新推出“1131”就业服务模式,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在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建设上,33个就业驿站构成的“1+3+N”服务矩阵,实现了“城区15分钟,乡村3公里”的全覆盖,至今已为2.24 万人提供求职咨询服务,让就业帮扶触手可及。
如果说稳就业是民生基石,那么促创业就是发展引擎。潜江着力构建“想创业、有资金创、有平台创”的良性生态,让返乡创业者如鱼得水。退伍后在深圳服装行业打拼多年的仇开,2024年毅然返乡创业时,曾面临亲友的普遍质疑。关键时刻,人社部门主动对接,不仅帮他延揽专业人才,还牵线广东省湖北商会搭建资源桥梁。“人社部门就像及时雨,帮我打通了创业的关键堵点。”在政策扶持下,仇开创立的芯衣谷科技有限公司融合传统服装产业与互联网思维,打造直播基地与云工厂,让“潜江裁缝”从车间走向云端。
零工驿站。潜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破解创业融资难题,潜江打造“申请-审核-放贷-贴息”全流程绿色通道,依托“1300”创业担保贷款系统形成扶持闭环,“十四五”以来累计发放贷款22.3亿元。同时,通过驻外办事处劳务工作站吸引人才回流,借助创业孵化基地提供成长土壤,五年来共支持4368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1.64万人。如今,“潜江裁缝”“潜江龙虾工” 等劳务品牌享誉全国。
创新服务模式,是潜江提升就业效能的关键密码。“潜江数智就业”微信小程序的上线,让就业服务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质变。这个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的平台,不仅搭建起求职者与企业的精准对接通道,更实现了就业补贴 “无感申办、速享直达”。截至目前,已有450家企业入驻,经办业务3277件。
智慧潜江就业服务平台。潜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技能人才培养领域,潜江的创新实践同样亮眼。面对化工产业升级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市人社部门主动牵线,促成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与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政校企合作。针对企业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口,学院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增设化工实训、安全规范等课程,聘请企业骨干参与教学,通过“定向班”“订单班”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民生底线的坚实程度,彰显城市温度。潜江以“免申即享”模式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3599.08万元,用“足额及时”标准发放失业保险金4778.42万元,为重点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并发放补贴2059.81万元,联动街道社区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5216.16万元。一系列政策红利精准滴灌,为就业大局撑起坚实“保护伞”。
潜江劳务品牌走进大湾区。潜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裁缝之乡”的品牌焕新到数字就业的服务升级,从返乡创业的活力迸发到底线保障的精准有力,潜江以就业创业创新的协同发力,筑牢了民生根基,激活了发展动能。站在 “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节点,这座城市正以更坚实的步伐,向着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迈进,让民生福祉在发展中持续升级。
来源:金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