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湖南省江永县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规划链、党建链、产业链、生态链“四链同筑”为核心路径,统筹全县112个行政村构建发展体系,创新“群众参与式规划”机制与“党建引领+理事会运作”模式,推动乡村基础设施迭代、村容村貌升级、民生福祉提升,探索出具有地域特色
近年来,湖南省江永县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规划链、党建链、产业链、生态链“四链同筑”为核心路径,统筹全县112个行政村构建发展体系,创新“群众参与式规划”机制与“党建引领+理事会运作”模式,推动乡村基础设施迭代、村容村貌升级、民生福祉提升,探索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振兴路径。目前,勾蓝瑶寨、上甘棠等20余个村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和美湘村”等称号,“三精三微”经验成功入选全国100个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以规划链夯实布局根基,该县高位统筹绘就发展蓝图,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成立县委书记挂帅的乡村振兴专抓班子,将振兴工作纳入单位与乡镇干部考核体系,23个责任单位分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5个专项小组协同推进,在“女书风情小镇”等9个特色小镇打造示范片区。立足“女书+”“瑶族+”“生态+”地域特质,科学编制古村落、旅游景点等规划,完成刘家庄、勾蓝瑶等45个和美乡村设计与风貌改造。聚焦“水、电、路、讯”补短板,实现行政村通水泥路、通客车率100%,获评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与5G、光纤覆盖,拿下全省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县称号。
以党建链激活治理效能,该县建强队伍筑牢服务阵地,实施“筑巢工程”“头雁工程”,近三年吸引超2000名青年返乡,400余人携资金技术创业,带动2万余人就业。以县乡党校“双联行动”为抓手,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打造村级党建示范点与百里“党建文化走廊”,建成15个“党员服务驿站”,近年依托阵地举办活动2000余场次,10余万人次参与党群共建。推动服务、城管等职能下沉,创新“邻先锋”模式与“数字乡村”“信用村”建设,累计查处群众身边案件419件,拆除违规挂牌1000余块,解决急难愁盼4万余件,提供就业岗位2.8万余个。
以产业链培育增收动能,该县多维发力壮大富民产业,推广“稻稻菜”“稻菜菜”轮作模式,建成4个万亩双季稻示范片、2个万亩稻油轮作示范片,28个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篮子”基地,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6.94万亩。打好“女书牌、生态牌、瑶族牌”,放大“江永五香”品牌效应,创响“瑶味道”等特色品牌,打造文生农旅产业链,发展农家乐、电商网店等乡村小产业320余家,带动700余户村民家门口就业。同时,推广兰花、养鸽产业经验,新建“乡村振兴车间”“家庭农场”,培育1家国家级、2家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33家规模涉农加工企业与3165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120个,城下村香柚、乳鸽产业年产值近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7万元。
以生态链擦亮宜居底色,该县内外兼修涵养乡村气质,全面开展“三清”“四改”“五化”,创新“理事会自治、村民自筹、卫生费自用”模式,在40余个村推广,全县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长期位居全省前列。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开发女书、瑶族文化产品与活动,培育文艺队伍,各乡镇年均开展篮球赛、“村级晚会”等活动,出台传统文化扶持机制保护传承。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通过倡议书、“红黄榜”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108个行政村(社区)建立“合约食堂”,每村年均节约开支30余万元。常态化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284户,以榜样力量涵养文明乡风,邑口村、城下村等获省级“和美湘村”称号。(殷雅君 田海忠 何可清)
来源:金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