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贤曾痛批:有些台湾官员在大陆和人称兄道弟,回去马上就翻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4 17:23 2

摘要:黄智贤不光说,还做实事。2024年,她出版书籍分析两岸关系,用数据和案例说明统一的好处。她参与线上直播,保持观点不变。2025年5月,她去山西参加甲辰年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祈愿国泰民安。她还在7月29日在香港电台当嘉宾,讨论两岸话题,8月14

黄智贤在两岸圈子里头挺有名气的,她的话总能戳到一些痛点,尤其是她点出台湾某些官员那种两面派作风。

黄智贤不光说,还做实事。2024年,她出版书籍分析两岸关系,用数据和案例说明统一的好处。她参与线上直播,保持观点不变。2025年5月,她去山西参加甲辰年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祈愿国泰民安。她还在7月29日在香港电台当嘉宾,讨论两岸话题,8月14日发帖纪念历史事件。10月8日,她在YouTube更新第1372集节目,分析时事。

她家里背景是典型的台湾本省家庭,整个家庭氛围偏向绿营。可黄智贤自己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从小接受的教育让她认识到两岸本是一家,她后来成了坚定的统派,支持国家统一。

她上大学先去英国莱斯特大学拿了企业管理硕士,又到湖南中医药大学读了博士,研究中医。留学经历让她接触到大陆的真实情况,不是台湾媒体扭曲的那样。她回台湾后,先在新竹科学园区当主管,处理企业管理事务,2004年出了本书叫《战栗的未来》,里面批评陈水扁当局搞分裂,挑动省籍矛盾,制造两岸对立。

那时候她就开始上政论节目,2003年参加讨论,2008年一度退出转行餐饮,但2013年又复出,当政治评论员。2015年主持《网络酸辣汤》,2016年7月14日开始主持《夜问打权》,这个节目在台湾中天电视台播出,每周五天,讨论政治社会话题,吸引了不少观众。

黄智贤的风格就是直来直去,她不怕得罪人,尤其在两岸议题上。她2018年7月随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亲眼看到大陆的发展。2019年6月17日,她在厦门海峡论坛上发言,说“一国两制是对台湾最大的尊重与体贴”,还强调“我们这一代要把台湾带回家”。

民进党当局得知后施压,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7月罚中天电视台100万元台币,节目从6月28日停播。她没退缩,转到网络平台,继续做视频节目,像YouTube上的《夜问》和今日头条的《黄智贤聊》,从2019年8月1日上线,坚持发声。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2019年12月,黄智贤在北京参加电视访谈,她点出台湾一些官员的虚伪行为。一些官员到大陆访问时,表现得特别热情,跟大陆人士互称兄弟,互相尊重,但一回台湾就变脸,公开反对两岸合作。黄智贤说这些,是基于她多年观察两岸互动的经验,她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官员们在大陆感受到两岸同胞的亲近,但回到岛内,为了迎合某些政治势力,就选择性遗忘。

双面态度,不仅伤害两岸信任,还让普通台湾民众迷惑。两岸本来血脉相连,官员们这种做法,只会加深误解,让统一之路更曲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官员?得从台湾的历史教育说起。从李登辉时代开始,台湾当局改教科书,“去中国化”,把“我国诗人李白”改成“中国的诗人李白”,灌输“一边一国”的想法。陈水扁上台后,更是设立专职小组检查用词,制造分裂。

民进党执政这些年,继续这种路子,导致一部分年轻人历史观扭曲,不知道两岸本是一家。黄智贤在节目里常批评这些,她说“台独”政客20多年积非成是,害了台湾年轻人。官员们在这种环境下,为了选票和职位,变得两面三刀。在大陆,他们看到真实的发展,感受到善意,但回台湾就得表态“反中”,以免被扣帽子。

​黄智贤的言论,在两岸都引起讨论。一些台湾官员确实有这种表现,比如柯文哲2019年12月27日参加论坛,说大陆官员素质比台湾好,但同时又强调支持民主,话里话外透着矛盾。黄智贤不是针对个人,而是点出普遍现象。

她后来继续参与两岸活动,2020年12月6日,在北京主持环球时报年会两岸议题单元,跟学者讨论两岸未来。她预测,如果台湾当局继续对抗,两岸关系会更紧张,但统一是大势所趋。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她在社交媒体发文,支持大陆立场,指出岛内有反美情绪,民众不满被当棋子。

​说到双面人,黄智贤最近还批评过一些网红。比如2025年6月,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去上海直播,喊两岸一家亲,但黄智贤说他以前批评统派,现在又自封和平使者,只为流量和利益。她说陈之汉是典型双面人,跟着利益走,缺乏真诚。8月,她又质疑陈之汉深圳行,指出大陆和台湾舆论场不同。

两岸关系,本来就该亲如一家。可台湾当局搞对抗,官员们两面派,只会让问题复杂化。

台湾政坛,有些人表面亲中,实际为选票算计。像赖清德2024年上台后,讲话把大陆和台湾“互不隶属”,说“两国论”。我们坚决反对这种分裂言论。台湾当局挟洋谋独,舔美当韭菜,最终吃亏的是台湾民众。

黄智贤见过大陆崛起,说多少遍不如同行衬托直接。台湾官员到大陆,看到高铁、城市发展,感慨素质高,但回岛就变调。这种对比让人看清真相。官员们如果真心,就能促进合作,而不是翻脸不认。​

希望台湾官员多点真诚,少点双面,为两岸多做贡献。

来源:元说锐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