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媒体和解金、要大学捐款,特朗普再索2.3亿引争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14:31 2

摘要:当地时间10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直接开说,“司法部欠我很多钱”“国家欠我这个”,这话一出口,全网都炸了,他要司法部给2.3亿赔偿金,理由是以前的两次调查“不合法”。

当地时间10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直接开说,“司法部欠我很多钱”“国家欠我这个”,这话一出口,全网都炸了,他要司法部给2.3亿赔偿金,理由是以前的两次调查“不合法”。

特朗普说的“不合法”调查,一个是2016年大选时的“通俄门”,另一个是2022年查他海湖庄园秘密文件的事。

他觉得这两次调查都是瞎搞,所以得赔钱。

要求政府部门给自己赔钱,这在美国也挺少见的。

更让人嘀咕的是审查这事的人,负责看他赔偿诉求合不合理的司法部官员,不少都跟他有旧交情。

比如副部长托德・布朗奇,以前在封口费案里帮他打过官司,还有助理司法部长斯坦利・伍德沃德,机密文件案里帮过他的同案被告。

你说这审查结果能让人完全信吗?我觉得悬,毕竟这些人以前都帮过他。

美国MSNBC电视台直接吐槽,说这是对三权分立的嘲讽,进步公民团体“美国之道”更狠,说他是“敲诈勒索的头号人物”。

本来想只说这2.3亿的事,但后来发现,不说说他以前的操作,还真没法看明白这事儿的门道。

讲完这2.3亿的事儿,咱们再回头看看,特朗普可不是头一回这么弄钱了。

他跟媒体打官司拿和解金的事儿,就发生过好几次。

比如告美国广播公司,拿了1500万,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拿了1600万。

2021年大选后他账号被封,YouTube给了2450万,Meta给了2500万,X给了1000万,前段时间还告《纽约时报》要150亿诽谤赔偿。

除了告媒体,他还拿政策压大学。

之前以“校园反犹太主义”和DEI实践为理由,停了好几所大学的联邦拨款。

无奈之下,这些大学只能捐钱换拨款。

布朗大学说未来10年捐5000万,哥伦比亚大学给了2亿,哈佛大学据说愿意给5亿。

搞不清楚,公共政策咋就成了换钱的工具了?

行业捐款藏啥门道

不光是跟媒体、大学打交道,特朗普还跟行业有不少“交易”。

今年3月有消息说,他收了能源行业游说团体4000万“慈善捐款”,然后就撤销了一项放松环境法规的行政命令。

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就是拿政策换钱嘛。

而且能源和石油行业今年给共和党政治行动委员会捐了1亿多,理由是“维护特朗普亲政政策”,国防工业五大企业也通过游说团体,给白宫政策研究基金捐了1500万。

很显然,这些行业捐款都不是白给的,背后都是利益交换。

美国媒体批评这种“用政策换捐款的重复模式”,我觉得骂得没毛病,这样下去,公共利益该放哪儿?

这事冲击美国制度

特朗普这一系列操作,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影响不小。

先说三权分立,他作为行政分支的头,向司法分支的司法部要钱,审查的人还都是他的老熟人,这制衡关系不就被打破了嘛。

更何况,美国历史上也没哪个总统像他这样,又是向联邦机构要赔偿,又是靠法律和行政手段弄这么多钱的,国会研究服务处2024年的报告里也提过这事儿,说他这行为挺“突破常规”的。

再说公共政策,不管是压大学捐钱,还是拿环境政策换能源行业捐款,都让“政策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原则打了折扣。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这种利益纠葛要是越来越多,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只会越来越低。

总的来说,特朗普要2.3亿赔偿不是偶然,是他一直以来“靠权力或法律弄钱”的延续。

这事不光让大家质疑他个人的利益冲突,更让美国的三权分立和公共政策原则受了冲击。

未来美国要是不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完善利益冲突的规避机制,公共权力怕是真要变成个人或特定群体谋利的工具了。

来源:澜史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