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转头刷手机,#板栗新吃法# 5 亿播放,瑞幸的板栗拿铁刚上线就断货,这反差也太大了。
“糖炒栗子摊怎么越来越少了?
”昨晚下班路过街口,耳边没听见熟悉的哗啦声,心里咯噔一下——秋天少了一半味道。
可转头刷手机,#板栗新吃法# 5 亿播放,瑞幸的板栗拿铁刚上线就断货,这反差也太大了。
先说最烦人的“剥壳”。
以前买一袋,指甲掰到生疼,壳里还黏层皮。
现在超市冷柜里直接摆“预开口微波栗”,30 秒“叮”一下,裂口自己笑开;懒到极致还有真空去壳栗仁,倒碗里配酸奶,秒变健身餐。
河北农大新研究的酶法去皮更狠,栗仁脱得溜光,却一颗不碎,直接给婴幼儿辅食供货——谁还担心宝宝噎着?
再说“早采”坑人。
去年九月就见摊贩吆喝,买回家一咬,水了吧唧。
今年刷包装,多了个蓝标“自然成熟”,糖度不到 18% 不准用。
产区朋友透露,河北迁西把栗子留在树上多晒 7 天,糖分飙高 3 度,冷链车凌晨下山,凌晨进城,糖炒店一开门就香气炸裂,路人根本走不动道。
年轻人要仪式感,老炮摊给不了,新品牌却玩出花:故宫联名礼盒把栗子装进“奏折”,一打开就是“朕即日翻牌”;成都九眼桥那家板栗咖啡馆,手冲上面漂两颗烤栗,店员递给你小木锤,喝之前先“处决”它,锤裂那声“咔嚓”比解压玩具还爽。
双十一“免剥即食糖炒礼”卖出 10 万盒,62% 是 90 后下单——他们才不是不吃栗子,只是不吃“无聊”的栗子。
最魔幻的是栗子居然混进健身圈。
低糖板栗能量棒,每根 108 千卡,撸铁完来一根,嚼得到颗粒,却 0 添加蔗糖,教练都点头。
宝妈群里更夸张,宝宝米饼配料表第一位写“板栗淀粉”,低敏、好消化,价格比普通米饼贵一倍,照样抢断货——谁能想到,街头“土味”摇身一变成了高端原料。
所以不是糖炒栗子消失,是它换了马甲藏在超市冷柜、咖啡馆手冲、健身包能量棒里。
老摊位减少,背后是整条产业链在升级:迁西 30 多种深加工单品、京东冷链 45% 增量、出口欧美华人超市 28% 涨幅……数字听着枯燥,落到嘴里就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香糯,还不用啃指甲。
真要说遗憾,也有。
昨晚还是拐去老菜场,找到最后一家炭火炒锅,大爷摇着黑乎乎的铁砂,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
五块钱一小袋,烫得左手倒右手,剥开那一刻焦糖爆裂,还是童年味儿。
我一口气买了三斤,大爷笑成菊花:“明年机器全上了,我这锅可能就歇了。
”听完有点怅然,可转念一想——只要那股香还在,管它穿西装还是戴草帽,栗子始终是栗子,对吧?
来源:安家落户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