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撒盐哥”又上热搜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他把牛排撒成了黄金雨,而是因为迪拜的卫生稽查员在后厨拍到了一块“冒着热气”的过期牛肉——照片一出,评论区瞬间被“yue”字刷屏。
“撒盐哥”又上热搜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他把牛排撒成了黄金雨,而是因为迪拜的卫生稽查员在后厨拍到了一块“冒着热气”的过期牛肉——照片一出,评论区瞬间被“yue”字刷屏。
谁能想到,当年让梅西、小贝排队合影的“手势盐”,如今成了“翻车盐”。
事情很简单:3月突击,温度表红得发紫,牛肉表面黏到能贴邮票,稽查员当场开罚单,门店黑灯两周。
你以为只是迪拜倒霉?
纽约老店早在2021年就因“生熟混放”被扣过分,同款剧本演了三次,只是之前被明星光环盖住了。
光环一散,只剩油腻。
更离谱的是员工爆料。
伦敦店37名前服务生集体打官司,说老板把“小费”写进自己口袋,把“加班”写成“自愿学习”,最骚的是还让新人签“放弃社保承诺书”,签完才给发工牌。
一个前厨工在TikTok直播里红着眼说:“我们连上厕所都要打报告,他却在镜头前撒盐撒成千万富翁。
”视频播放破千万,弹幕清一色“辞职信模板有了”。
流量反噬来得比撒盐动作还快。
Brand Finance刚出的报告,他的个人品牌价值从1200万美元跌到240万,直接打两折。
有人贴出对比图,左边是2018年金光闪闪的1000美元金箔牛排,右边是2023年网友花700英镑吃到的“皮鞋同款”,配文“一样的价钱,不一样的嚼劲”,点赞40万。
门店数量更真实:高峰时全球30家,现在只剩伊斯坦布尔总店和迪拜那家“刚被罚”的店还在硬撑。
供应商那边传出消息,欠了540万英镑货款,连土耳其老家的奶酪厂都停止供货——毕竟没人想跟着一起沉船。
有人把锅甩给疫情,说游客少了,高端餐饮自然崩。
可同时间段,靠网红发家的海底捞把外卖小火锅卖到县城,市值稳得住。
区别在哪?
海底捞把“打卡”做成“复购”,撒盐哥把“复购”做成“一次性打卡”。
一顿1000刀的饭,吃完除了朋友圈九宫格,啥也没留下,连张会员积分卡都没有,不倒闭才怪。
迪拜卫生局这次下了狠手,业内传各国都在收紧“网红餐厅”抽查,以后想靠撒盐手势蒙混过关,难度系数直接拉满。
员工诉讼还在跨国取证,律师放话:一旦集体胜诉,赔偿够再开十家分店——不过是替原告开。
所以,下次刷到“金箔牛排”别急着流口水,先看看评论区有没有“吃了三天拉肚子”的实时反馈。
流量能让一块肉卖出天价,也能让一块肉瞬间发霉。
撒盐哥用十年把“手势”做成招牌,用两年把招牌砸成警示牌:没有真本事,再帅的手势也遮不住变质的肉。
来源:小妹排行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