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日本从10月份就开始进入流感季,比往年要早了一个多月。此外,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也发现流感病例开始明显增加。很多专家认为今年流感季可能会更早一些,另外感染人数会更多。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
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
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
接种流感疫苗
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今年流感有何特点?
主要流行的毒株是哪种?
【本文审核专家】
田地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感染性疾病中心
01
今年流行毒株
以甲型H3N2为主
今年日本从10月份就开始进入流感季,比往年要早了一个多月。此外,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也发现流感病例开始明显增加。很多专家认为今年流感季可能会更早一些,另外感染人数会更多。
从毒株类型上来说,今年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需引起重视。
流感最可怕的其实是引起并发症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虽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重症流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引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
02
出现以下症状要高度警惕流感
临床上来看,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主要症状都是发热、咳嗽、咽痛,全身的酸痛、乏力和头痛都比较明显。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一般是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高热,部分体温可达39°C甚至更高。
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严重。
● 流感:局部症状可能很轻,在还没有明显咽痛、鼻塞、流涕时就会有浑身酸痛、高热、头疼、乏力等症状,全身症状很重。
● 感冒:主要是呼吸道局部症状,像鼻塞、咽痛、流涕、打喷嚏等,发烧、浑身酸痛症状较轻。
注意:
流感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建议大家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03
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疫苗不仅仅可以降低感染率,还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
秋冬季节来临前,建议6月龄以上的人(无疫苗接种禁忌)根据当年预测流行毒株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疫苗后2~4周后即开始起保护作用,6~8个月后保护力度逐渐下降。
提醒:
整个流感季节接种,都来得及。
还没有被感染的朋友,任何时候都不晚,早接种早获取保护。
建议每年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的类型每年有变化,抗体保护力也会随之时间而减弱,所以建议每年接种疫苗。
这五类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疫苗
以下五类高危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提前接种疫苗,出现症状后及时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 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年龄小于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大于65岁的老年人;
● 肥胖者;
● 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 伴有以下疾病及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注意:
除此之外,在家庭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要保持戴口罩、保持社交礼仪、保持人群距离、勤洗手等良好习惯。
04
家庭有感染者注意事项
患者及家人要注意戴口罩、勤换衣、勤洗手、开窗通风、关注病情、好好休息。
避免外出,减少与他人接触,降低传播风险。
对大多数人来说,出现症状后好好休息、适量多喝水,吃对症药缓解症状。比如,退热镇痛的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止咳化痰的药物:溴己新、氨溴索等。
注意:
重症/危重症高危人群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
即使症状较轻,也需每天监测体温、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若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
● 发热反复超过3天;
● 咳嗽加重,出现黄脓痰或血痰;
● 心悸、胸痛、乏力明显加重;
● 儿童持续哭闹、拒食、呼吸急促。
预防流感核心要点
1.今年流行毒株以甲型H3N2为主。
2.临床上来看,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主要症状都是发热、咳嗽、咽痛,全身的酸痛、乏力和头痛都比较明显。流感最可怕的其实是引起并发症。
3.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建议6月龄以上的人(无疫苗接种禁忌)根据当年预测流行毒株接种流感疫苗。
4.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疫苗:
● 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
● 大于65岁的老年人;
● 肥胖者;
● 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部分内容来源: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