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块钱剪个头”这条街,去年还只能蹲两棵树中间等位,今年得先拿号。
“十块钱剪个头”这条街,去年还只能蹲两棵树中间等位,今年得先拿号。
南宁明秀东路地铁口,傍晚五点一到,三十把折叠椅像开闸的水,哗啦摆成一条“露天沙龙”。
城管新规把营业时间卡死在17:00—22:00,垃圾袋必须挂摊前,颜色不对都罚。
涨价也挡不住人:10元变15,照样比隔壁理发店便宜一半,还不用听办卡念经。
最妙的是“两树一摊”的野生秩序。
谁先占谁画粉笔圈,第二天原地复活,没人撕逼。
协会里那个秃顶大叔,每天骑电驴巡场,谁把碎头发扫进下水道,他直接甩一把新扫把——面子比罚款好使。
有人把生意做成快闪。
小陆95后,带盏LED补光灯,抖音直播剪发,评论区点菜:
“刘海打薄!
”
“后脑勺修方!
”
他边剪边回答,20分钟收15元,线上礼物还能再赚一杯柠檬茶。
对面大爷看得直摇头:
“花里胡哨,剪完不还是寸头?
”
可大爷的椅子空了一半。
也有翻车现场。
上周暴雨,塑料棚压塌两把椅,客人顶着半边刘海跑了,地上全是泡沫和 regret。
第二天太阳一出,摊子又支回来,像什么都没发生——地摊的记性只有24小时。
想入行?
先别急着买推子。
去协会混三天,看哪棵树底下缺人,再决定要不要买那把158元的升降椅。
别小看这椅子,20%的摊主已经升级,客坐上去不塌,才肯让你动第一剪。
最纠结的是卫生。
酒精喷壶摆了,毛巾煮没煮谁知道?
有人提议统一消毒柜,一算账:
一台两千,三十家摊,谁出大头?
群里沉默三小时,话题最后变成“哪家辣椒酱拌粉最好吃”。
地摊理发像野草,割了又长。
它解决不了所有人的发型,却替城市省下一大块租金,也给深夜下班的人一个“还能看”的明天。
今晚路过,不妨坐下来,15块买20分钟的放空,顺便听听剪刀声里的江湖。
来源:彩云间梦幻飞人
